廣告

周末精選|機器人展落幕 台廠亮點一次看!主攻零組件、系統整合及解決方案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8/24 13:50
李宜儒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8月20至23日為期四天的「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及「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順利落幕,法人表示,從整體展會來看,台廠主力還是在零組件、系統整合及解決方案,在機器人整機部分,特別是人形機器人還是無法跟國外廠商相比,但在軟硬整合展現專業度,也有不錯成績。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林林攝 zoomin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林林攝

和椿大舉展出機器人解決方案

被台股投資人視為機器人兩大指標的台廠,和椿及所羅門,今年也是卯盡全力,其中和椿首度公開發表多款「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涵蓋三大應用模組:任務導向自主變身的商用服務型機器人、人形機器人以及無人牽引搬運車,將展出著眼於回應產業現場需求與場域挑戰,展現和椿科技對智慧機器人應用趨勢的落地成果與佈局,正式宣告其從設備供應商邁向「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戰略轉型再立全新里程碑。

其中和椿也展示利用合作夥伴 UBTECH的人形機器人 Walker S1 ,更配備 3D 視覺辨識、仿人靈巧手與 360° 多模態感知能力,可執行如料箱搬運、零件挑撿等工作,並可與其他類型機器人協同作業。

和椿科技董事長程天縱更分享表示,「當企業在導入機器人創新解決方案時,比起重新打造場景來適應產品,反而應該要讓產品經過客製化、本地化後嵌入既有工作流、場域才符合營運邏輯,這也是和椿科技定位於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初衷。」

所羅門以視覺為基礎秀超眼力系統

所羅門則是整合了NVIDIA(輝達)的Jetson Thor、開源式視覺語言動作模型NVIDIA Isaac GR00T N1.5,以及開源式機器人模擬平台NVIDIA Isaac Sim,創造出台灣第一套「用說的就能操控」的人形機器人模擬系統。

另外,所羅門還展示新一代輪型雙臂機器人,結合NVIDIA cuMotion(CUDA加速的運動路徑規劃函式庫)與視覺語言模型(VLM),搭載了所羅門研發的「超眼力系統」,能從遠距離精確辨識小物件和細節特徵,成為擁有鷹眼般視力的機器人助手。

和椿科技機器人。李柏毅攝 zoomin
和椿科技機器人。李柏毅攝

達明機器人首度展出人型機器人TM Xplore I

而達明機器人也首度展出人形機器人TM Xplore I,也是結合NVIDIA® Isaac GR00T N機器人通用模型,與自主研發AI視覺技術,專為檢測、上下料、倉儲搬運等高混合、高精度產線而設計。TM Xplore I,搭載 NVIDIA® Jetson™ Orin 平台,實現高效的AI推論及邊緣計算,採用輪式移動與22軸以上的關節自由度,具備靈巧操作的特性,可以做出更接近人類的複雜動作,並能快速更換末端模組,實現「看得懂、做得準」的精密作業能力,讓人形機器人正式踏入工廠第一線,提升產線柔性與效率。

所羅門研發「超眼力系統」提升機器人精確辨識。陳卓邦攝 zoomin
所羅門研發「超眼力系統」提升機器人精確辨識。陳卓邦攝

台廠協作機器人成績佳 微星展多款AMR機器人

而協作式機器人則是台廠大展身手的地方,從研究單位到各家廠商,都有不同的成果,包括精機中心因應半導體需求所研發的協作式機器人,上銀、微星、研華、佳世達集團旗下羅昇等。

微星更是對應半導體與AI檢測應用場域,展出多款AMR機器人,包括搭載AI感知系統與協作型機械手臂的AMR-AI-Cobot Pro,實現晶圓盒(FOUP)精準夾取與搬運;具頂昇升降功能的物流搬運AMR-AI-Lift Robot;可遠端調度的輕型運輸平台AMR-AI-Delivery Robot Pro。

達明機器人首款人形機器人TM Xplore I。陳卓邦攝 zoomin
達明機器人首款人形機器人TM Xplore I。陳卓邦攝

研華、上銀、羅昇、虎門科技也推整合平台

研華也展示享有「機器人超級大腦」美譽的的 Jetson Thor平台,該方案結合高效能 MIC-743 Edge AI 平台,為智慧移動、邊緣視覺語言模型(VLM)與人形機器人提供最佳化、小巧且堅固的解決方案,為各式前端應用奠定穩定基礎。

羅昇聚焦AI智慧包裝堆棧、半導體設備、能源管理與ESG三大應用場域,結合高精度、可視化與永續管理,落地AI智慧製造,展示涵蓋設備搬運、視覺辨識、精密運動控制、通訊整合與能源優化的完整解決方案。

虎門科技也展出自研的「MVCon自動化控制平台」,集成了No-Code無程式開發介面、Digital Twin數位孿生模擬與AI智慧模組,顯著降低自動化導入門檻與時間成本,並大幅減少實機測試的風險與浪費。另外「AI視覺系統」結合ABB機器人與先構AI技術,透過深度學習模型,系統能精準辨識工件位置與角度,並引導機器人完成精密取放、瑕疵辨識與分揀,實現全流程無人化。應用場景涵蓋PCB焊點檢查、DIMM記憶體插槽確認、產品外觀分析及物流彈性分揀。

台廠應以AI強化既有應用 並投入新硬體與人形機器人研發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也指出,專用型AI機器人對製造業高精度需求更具實用性。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理事長絲國一則說,希望短期內,台灣AI機器人產業產值可破兆元。絲國一表示,在機器人領域,台灣跟美國、歐洲及中國相比,並非全面領先地位,還需要努力。台灣在晶片、製造與系統整合具優勢,應雙軌並進,一方面以AI強化既有應用,另一方面投入新硬體與人形機器人研發。

台廠目前機器人主要仍在協作式機器人。陳卓邦攝 zoomin
台廠目前機器人主要仍在協作式機器人。陳卓邦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機器人 # 人形機器人 # 和椿 # 所羅門 # 達明機器人 # 研華 # 微星 # 上銀 # 佳世達 # 羅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