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壽險業10月底外價金餘額3845億寫新高 金管會:滿足點至少1兆

出版時間:2025/11/27 19:07
財經 金融保險
yuanchun 文章
圖為金管會。資料照片 zoomin
圖為金管會。資料照片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羅元駿/台北報導】近期外界積極討論壽險業匯率會計制度,金管會今天表示,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就是為了抵禦匯率風險,截至10月底外價金餘額為新台幣3845億元,官員指出,外價金水位是歷史新高、但還不夠,滿足點至少要超過1兆元。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今天在例行記者會指出,壽險業的匯率會計處理議題受各界關心,金管會的監理思維是以財務報告的允當表達、產業永續經營發展、避險策略符合長期營運特性與實質規避風險、實質強化資本韌性為宗旨,金管會將綜整各界意見後進行政策可行性研究。

蔡火炎表示,金管會都有要求業者依規定加強管理風險,但因壽險業銷售的是長期保單,國內外金融市場沒有相關對應的避險工具,無法有效解決資產匯兌風險。而壽險業者避險是為了因應短期風險,但過度避險需要支付高額的避險成本,卻未產生實質風險移轉效果,造成壽險業體質弱化。

金融監理思考方向朝強化資本

蔡火炎指出,金管會監理思考將朝向降低過度避險的成本,並將降低的成本轉成強化資本,厚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水庫,或是轉列資本的方向研議。

媒體關注厚實資本應是企業自己的責任,蔡火炎説,業者避險時只是避掉財報損益,但從經濟實質、壽險業長期營運特性上,累積較多的外價金才比較好。他也坦言,外價金制度是考慮國外投資的未避險部位,雖然目前外價金水位是歷史新高、但還不夠。

壽險業淨值、外價金金額寫新高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10月底,壽險業淨值回升至新台幣2兆8022億元,寫史上最高點,而外價金餘額高達3845億元,也創下歷史新高。蔡火炎直言,外價金是為了讓壽險業者有充足抵禦能力,並非歷史新高就是滿足點。

蔡火炎説,外價金的滿足點應該依照VAR(風險值)95%來計算,而外價金應該至少超過1兆元,現在的3000多億元尚未達到安全水位。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金管會 # 壽險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