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OpenAI成燒錢無底洞? 滙豐預期到2030年前都難獲利

出版時間:2025/11/27 19:21
財經 產業脈動
CC 文章
分析師看衰OpenAI到2030年都難以獲利。法新社 zoomin
分析師看衰OpenAI到2030年都難以獲利。法新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儘管OpenAI的ChatGPT火爆全球,但該公司何時才能獲利,一直備受投資人關注,滙豐全球投資研究分析師表示,儘管他們仍然認為AI是一個全球大規模的「大周期」(megacycle),且其預測從收入的角度來看,OpenAI將在未來持續處於領先地位,但仍將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

滙豐分析師預計,到2030年底,OpenAI的用戶基礎將成長到佔全球成年人口的44%左右(2025年為10%),但仍無法獲利。除此之外,OpenAI還需要至少再投資2070億美元來提高算力,才能跟上其成長計畫。

這項嚴峻的評估反映OpenAI面臨的幾大困境:基礎設施成本飆升、產業競爭加劇,以及AI市場的現金密集程度已超過歷史任何技術趨勢。

到2030年自由現金流仍將為負數

財聯社引述外媒報導,滙豐分析師的​​預測已將OpenAI近期對雲端運算的多年承諾考慮在內,包括與微軟達成的2500億美元協議,以及與亞馬遜達成的380億美元協議。

滙豐銀行預計,到2030年,OpenAI的累積自由現金流仍將為負,並且還將留下207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必須透過額外的債務、股權或更積極的創收來填補。

滙豐銀行分析師預測,2025年底至2030年間,OpenAI的雲端和AI基礎設施成本將達到7920億美元,到2033年,算力總成本將達到1.4兆美元。其中,光是租用資料中心的費用就高達6200億美元。

預期2030年後仍需投入更多資本

除了算力成本,潛在的電力成本也相當誇張:目前,OpenAI的目標是在10年內實現360千兆瓦的AI運算能力。假設1千兆瓦相當於大約75萬戶家庭的供電需求,那麼這個規模的電力將代表一個比德州略小、比佛羅里達州略大的電力需求。

滙豐預計,OpenAI想要轉虧為盈幾個可能的途徑,包括大幅提高付費用戶的比例(假如能從10%提高到20%,就可以增加1940億美元的收入);獲取數位廣告支出更大市佔;或者提高算力轉換效率。

但上述途徑真正要實現,難度都不容小覷。更何況,即便是在樂觀的轉換率和貨幣化情況下,該公司在2030年後,仍需要投入更多資本。

匯豐銀行表示,未來OpenAI可以籌集更多債務來滿足其計算需求,但這可能是目前市場條件下最具挑戰性的途徑,因為甲骨文和Meta最近已經籌集了大量債務資本來資助AI相關的資本支出,二者已引發市場對AI總體融資的擔憂。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OpenAI # AI # AI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