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啟動500億無人機採購案 要求在台生產組裝!組無人機軍規國家隊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 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今(27)日舉行公開徵求說明會,正式啟動國軍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軍用無人機採購案。總預算高達500億元,預計採購近5萬架五型新式無人機。隨著採購案進入實質洽商階段,法人指出,具備「數位星光級夜視能力」的關鍵技術,將成為廠商能否突圍的核心指標。
無人機皆須具備「星光夜視功能」
根據政府採購網資訊,本次公開徵求項目包括「115年沉浸式無人機等5項」,打破過往以「甲、乙、丙」代號命名的慣例,改以功能明確定義,包括:沉浸式無人機、投彈式無人機、中程自殺式無人機、小型自殺式無人機與濱海監偵型無人機。
採購規模預計在明(2026)、後(2027)2年大幅擴增。其中,沉浸式無人機需求量最大,2年合計籌獲34,000架;投彈式合計4,140架;中程與小型自殺式無人機分別約為4,040架與5,860架;濱海監偵型則為710架。
儘管此次無人機規格與今年7月徵商版本差異不大,但據業界人士指出,軍備局於10月新增關鍵規格,要求甲式至丁式無人機皆須具備「星光夜視功能」。此項高標準的戰術需求變更,一度導致招標流程延宕,這也是軍備局今日重啟洽商的主因。
邑錡取得美國SIONYX軍規數位星光夜視感光元件使用授權
法人表示,以本次徵求的五型無人機規格跟要求來看,由於全數要求在台生產、組裝,並全面排除中國製零組件及陸資背景廠商,在供應鏈純度上,等於建立了「台灣無人機軍規級國家隊」標準,雷虎(8033)身為台廠整機供應鏈龍頭,更是早在2023年就開始將星光夜視功能納入整機設計,自然具有想像空間。
至於當中標準最嚴格的數位星光夜視技術,據了解,目前僅有邑錡(7402)取得美國SIONYX 軍規數位星光夜視感光元件的使用授權,並且備感光元件與ISP的整合技術,而邑錡在2023年也已與國內無人機龍頭廠商雷虎科技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自行開發無人機三光相機及雲台載具,除了未來與雷虎的合作將更緊密外,也將有機會與其他得標廠商針對星光夜視功能展開全面性設計導入(Design-in)合作。
數位星光夜視技術是唯一解方
其中星光夜視技術門檻,業內專家分析,傳統夜視技術多採用「光像增強管」(IIT)原理。雖然第三代光放管在極低光源下成像優異,但面臨兩大無法克服的痛點,導致其難以應用於現代化微型無人機。
高階光放管核心技術掌握於美、法等國,被列為嚴格的戰備管制品,出口限制極多,目前全球供應鏈處於嚴重短缺狀態,取得不易。
光放管輸出為類比訊號,無法直接與無人機的數位飛控系統整合,且體積大、重量重。對於講求極致輕量化、需即時回傳數位影像的「沉浸式無人機(FPV)」而言,傳統光放管在物理與系統整合上均不可行。
為了符合軍備局對「輕量化」與「數位化」的嚴苛要求,採用數位星光夜視技術已是唯一解方。目前市場上,僅有美軍現役採用的 Sionyx 數位星光夜視技術能完全符合此標準。
有別於傳統綠色單色成像,Sionyx 專利的黑矽(Black Silicon)CMOS 感光元件,能在月光環境下(<1 millilux),捕捉清晰的全彩影像,並直接輸出數位訊號供AI辨識與圖傳使用。其具備體積小、功耗低、無出口管制風險等優勢,已成為目前滿足國軍新式無人機全天候作戰需求的關鍵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