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清水溪草嶺段驚現堰塞湖!有立即危險 水利署發「潰決警示」

社會 地方大小事
2025/07/09 15:29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丹娜絲颱風雖已遠離台灣,但卻造成中南部大淹水,其中南投縣的清水溪草嶺段更出現「堰塞湖」的狀況。由於堰塞湖位置約在清水溪雲林縣與嘉義縣交界流域,鄰近及下游鄉鎮包含雲林縣古坑鄉、嘉義縣梅山鄉、南投縣竹山鎮等,3縣市都要戒備。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今連同古坑鄉公所人員勘查,今天下午四河分署緊急通報,發布「草嶺堰塞湖潰決警示」,屬立即危險等級,建議下游沿岸預為整備,必要時撤離沿岸民眾。

清水溪草嶺段疑現堰塞湖。翻攝自陳東睦臉書 zoomin
清水溪草嶺段疑現堰塞湖。翻攝自陳東睦臉書

竹山鎮長陳東睦在臉書發文指出,因颱風及近日大雨影響,清水溪草嶺段疑似出現堰塞湖情形,存在潰堤風險。提醒鄉親們切勿靠近或進入清水溪河道範圍,以免發生危險。

 

清水溪草嶺段疑現堰塞湖,恐影響下游安危。翻攝自陳東睦臉書
zoomin
清水溪草嶺段疑現堰塞湖,恐影響下游安危。翻攝自陳東睦臉書

8區戒備

堰塞湖位置約在清水溪雲林縣與嘉義縣交界流域,鄰近及下游鄉鎮包含雲林縣古坑鄉、嘉義縣梅山鄉、南投縣竹山鎮等。

陳東睦指出,下游8地區需多加防範,包括桶頭、瑞竹、福興、鯉魚、中崎、中和、德興、坪頂里…等,若有異常情況請務必及時撤離,確保自身安全。

 

清水溪草嶺段疑現堰塞湖。翻攝自陳東睦臉書
zoomin
清水溪草嶺段疑現堰塞湖。翻攝自陳東睦臉書

水利署今派員踏勘

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今天派員踏勘,確認量體及位置。中央社報導,昨日傍晚,水利署接獲在地志工通報,指清水溪下游水位驟降,經查水位站數據,發現水位在20分鐘內下降1公尺,研判可能上游發生山崩阻斷水流。

消防局隨即出動空拍機搜尋,確認在昔日「草嶺潭」附近發現一處新增的堰塞湖。水利署今天一早派主管會同雲林當地機關踏勘,除再確認量體及位置,也查看有無合適施工點擴大引流溝,讓水不要越積越高。

「草嶺潭」堰塞湖形成原因,為921大地震時,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崛畓山因大規模走山,阻斷清水溪流形成,水利署後來開洞引流湖水,2001年颱風豪雨沖垮土體,草嶺潭因而消失。

清水溪草嶺段疑現堰塞湖。翻攝自陳東睦臉書
zoomin
清水溪草嶺段疑現堰塞湖。翻攝自陳東睦臉書

草嶺堰塞湖發「潰決警示」

南投縣長許淑華在臉書發文表示,稍早經濟部水利署緊急通報,發布草嶺堰塞湖潰決警示。縣府依照「水災危險潛勢地區疏散撤離標準作業程序」,昨晚已先向竹山鎮桶頭、瑞竹、福興、鯉魚、中崎、中和、德興、坪頂通知加強警戒,審慎因應,請下游沿岸民眾不要進入清水溪等警示河床,必要時配合撤離,緊急情況通報119。

另外,南投市大眾駕訓班停車場積水情形,縣府工務處已緊急協調公所出動佈設移動式抽水機,並確保抽水處有效且適當。許淑華提醒,市區的朋友們避免將車輛停放在低窪地區或貓羅溪兩側。

 

第四河川署經通報監控發現清水溪上游草嶺段出現堰塞湖。翻攝自南投縣政府 zoomin
第四河川署經通報監控發現清水溪上游草嶺段出現堰塞湖。翻攝自南投縣政府

堰塞湖成因

堰塞湖主因山崩、土石流或熔岩堵塞了河谷、河床,儲水到一定程度而形成湖泊,「催生者」通常是地震、風災和火山爆發。速成的天然壩體結構比較鬆散,更沒有人工土石壩的擋水設施、過濾層等輔助結構,只要受到沖刷、侵蝕或蓄水量持續上升,大量湖水就會如同人類潰決的眼淚一般,瞬間山洪爆發,對下游地區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山崩、地震、下雨等種種因素都可能形成堰塞湖,重複累積與潰堤的過程,世上無數個堰塞湖就這樣不斷地生成與消失,循環期可能短至幾個月,也可能長達數萬年。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清水溪草嶺段 # 堰塞湖 # 水利署 # 草嶺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