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研院攜手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 推動氫能關鍵技術發展

能源
2025/09/23 17:03
李宜儒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在國際能源版圖快速重塑之際,氫能已成為各國角力的新焦點。工研院今(23日)宣布,與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 GmbH, FZJ)展開跨國合作,攜手推動氫(氨)能關鍵技術發展,為臺灣邁向永續未來注入新動能。

左起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科學總監Rudiger-A. Eiche、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鄭名山。工研院提供 zoomin
左起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科學總監Rudiger-A. Eiche、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鄭名山。工研院提供

為臺灣氫能產業鏈開啟走向國際的新契機

歐盟、日本、美國紛紛投入龐大資源布局氫能經濟,而臺灣也正加速前行,積極將氫能導入產業與日常生活,搶占淨零轉型的重要關鍵。

工研院表示,本次簽署的「低碳氫氨能源生產及微電網應用合作備忘錄(MoU)」,將聚焦氫(氨)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的共同研發,並結合臺南示範場域的微電網平台,進行再生能源、儲能與能源管理的整合驗證。

透過德國在氫能材料與系統上的實力,搭配工研院於示範應用與產業鏈連結的優勢,雙方合作不僅可加速氫能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也為臺灣氫能產業鏈開啟走向國際的新契機。

共同研發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

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是歐洲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機構之一,聚集來自全球114國超過7,000名研究人員,長期深耕氫能與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在德國政府支持下,該中心正推動大型氫能示範與產業化驗證計畫,帶動歐洲氫能經濟加速成形。

工研院指出,此次的合作,正是將德國在材料與系統開發的強項,結合臺灣在示範場域與製造鏈的能量,雙方攜手可望把氫能技術從科研成果推進到實際市場,形成國際間能源創新的重要連結。

工研院綠能所與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本次合作的重點,在於共同研發氫(氨)燃料電池發電系統,並於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完成實證,讓氫能的應用可以更快落地。

2024年已建置國內首座氫能應用示範驗證平台

工研院已於2024年建置國內首座氫能應用示範驗證平台,聚焦綠氫儲能、分散式電力系統與氫載體燃燒等技術,並吸引近 20 家國內外單位參與。今年更投入氨轉氫與燃料電池研發,規劃建置100Nm³/h 綠氨轉氫系統 與200kW SOFC氫/氨燃料發電系統,以實際場域驗證氫能減碳成效,帶動臺灣氫氨技術升級與產業鏈發展。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工研院 # 德國 # 于利希研究中心 # 氫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