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估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6.5兆年增22% 明年將達7.1兆續創新高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受惠於AI 資料中心、邊緣運算及供應鏈積極備貨需求,工研院預估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6.5兆元,年成長率22.0%,包括IC製造、設計及封測產業均同步創下新高。這股強勁動能將延續,預計2026年產值將正式突破7兆元大關,達7.1兆元,年成長率為10.0%。 2025/10/28 16:41 財經 產業脈動
周末精選|中國加強稀土管制對半導體「無直接影響」 留意川習會後續效應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10月10日一則貼文控訴中國擴大稀土管制並揚言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加徵關稅100%,造成美股全面重挫、科技股更成重災區,台積電ADR重挫6.41%,再度引發台股恐慌。不過,經過國慶連假沈澱以及市場預期美中雙方仍有轉圜空間,周一台股開盤跌深買盤進駐,終場僅下跌378.50點或1.38%。對於稀土議題影響層面,半導體業者例如台積電強調並無直接影響,惟川普是否開徵100%關稅進而影響全球經濟則還有待觀察。 2025/10/18 17:12 財經 產業脈動
中國嚴制稀土出口 龔明鑫:提煉計畫提前啟動、2030年達1/3自給率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隨著美中角力升溫,中國再度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全球供應鏈緊張升高。經濟部長龔明鑫今日表示,原訂2028年啟動的稀土精煉與回收計畫,將提前至明年展開。目前工研院已具備公斤級提煉能力,目標在2030年前達成國內三分之一稀土自給率。 2025/10/16 19:17 財經 產業脈動
推動電池關鍵技術國產化 台塑新智能攜手工研院成功開發乾式電極技術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塑新智能今(16日)宣布,與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合作成功開發鋰電池乾式電極技術,展現國內新能源技術在材料與製程上的重要突破。透過此次研發成果,台塑新智能與工研院正式建立乾式電極製程能力,推動電池關鍵技術國產化,強化台灣新能源領域的研發量能與產業自主性,為未來儲能及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5/10/16 13:56 能源
工研院與三菱電機台日合作啟動百萬瓦級PCS 為綠能併網與產業升級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因應淨零轉型與AI用電大幅成長趨勢,可靠的電力供應將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如今在台日合作下,有望為業界提供可靠且完善的解方。工研院與三菱電機株式會社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推動百萬瓦級功率轉換系統(Power Conversion System, PCS)的驗證與應用,推進先進功率半導體於電網中的應用佈局,為綠能併網與產業升級奠定基礎。 2025/10/15 12:29 能源
經部台北紡織展亮相42項創新研發成果 攜手日本美津濃首創3D一體成型鞋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日在2025台北紡織展(TITAS)攜手工研院、紡織所、紡拓會、鞋技中心、塑膠中心及印研中心六大法人,聯手展出台灣紡織產業在數位製程、循環再生與產品創新三大領域的42項尖端技術,展現產業的蓬勃活力與國際競爭力。 2025/10/14 15:46 財經 產業脈動
宏碁旗下倚天酷碁整合台灣隊 助帛琉完成全球首場「海底對話」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帛琉於5日舉行世界首場「水下即時對話」,由帛琉總統惠恕仁親自在海底發表演說,透過光的傳輸技術,向全世界分享對創新與未來生活的願景。 2025/10/06 11:41 財經 產業脈動
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今成軍 推動智慧載具產業接軌國際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臺灣國際車輛論壇(TAIFE)今(1日)於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舉行「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啟動儀式,由台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完成簽署儀式,正式宣告聯盟成立,共同推動臺灣自主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智慧車電生態系。 2025/10/01 11:58 財經 產業脈動
包場看《造山者》見證台灣半導體奇蹟 政大送出最特別教師節禮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今(28)日是教師節,教師節前夕政大舉辦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專場觀影會,近400位師生齊聚,見證台灣半導體「造山」的奮鬥歷程,感受這份特別的教師節禮物。此活動該校由商學院教授李瑞華創辦的「仲尼基金會」贊助,李瑞華除去年捐1億元給政大成立仲尼基金,今年再捐5000萬元,支持百年校慶。 2025/09/28 11:16 生活 文教
工研院攜手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 推動氫能關鍵技術發展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在國際能源版圖快速重塑之際,氫能已成為各國角力的新焦點。工研院今(23日)宣布,與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 GmbH, FZJ)展開跨國合作,攜手推動氫(氨)能關鍵技術發展,為臺灣邁向永續未來注入新動能。 2025/09/23 17:03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