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輸美汽車關稅15%今生效 南韓急了!「不計一時得失」促比照下調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根據最新貿易協議,日本輸美國的汽車及零件關稅下調至15%,周二(9/16)正式生效。此舉令南韓維持的25%汽車關稅形成10個百分點的差距,為此,正訪美推進關稅後續磋商的南韓貿易代表呂翰九表示,將全力促成稅率比照日本下調,保持市場競爭力。

不對日疊加15%關稅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9月15日飛抵美國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向韓媒表示,韓方正與美方就具體議題緊鑼密鼓地進行磋商,力求儘快解決南韓輸美汽車關稅稅率高於日本的不利局面。
日本已與美方達成最終關稅經貿協議,包括汽車在內的大多數日本輸美產品,關稅最高15%。汽車產業是日本經濟的主要驅動力,經美日談判,最終把汽車關稅從27.5%下調至15%。
除此之外,川普本月稍早簽署的行政命令,也把日本列為對等關稅減免對象,也就是現有稅率未滿15%的品項,既有稅率與對等關稅加總上限為15%;現有稅率逾15%的品項,不疊加15%關稅。
彭博報導,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最新指南,將於美東時間9月16日零時01分起,正式對日本進口汽車及汽車零件徵收調降的15%關稅,適用於「日本產乘用車、輕型卡車及其汽車零組件」。
相較之下,南韓輸美的汽車關稅仍維持在25%,等於跟日本相差10個百分點。呂翰九表示韓美相關磋商還在進行中,政府不會過於介意一時的得失,並將全力促韓產汽車輸美關稅稅率下調至15%。
美韓關稅經貿磋商於7月30日達成初步協議,美方決定將對南韓徵收的對等關稅和南韓輸美汽車關稅稅率從25%下調至15%,南韓則承諾將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約10.6兆元台幣)。但由於雙方對具體細節存在意見分歧,最終協議尚未正式簽署。
本月初發生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在喬治亞州突襲興建中的現代汽車電動車電池工廠,逮捕現場簽證不符的工作人員,其中330人為韓籍。遭拘押韓籍員工已於12日乘包機返回南韓,南韓總統李在明的秘書室長姜勳植等官員和相關企業高層都親自前往接機。此事件引發南韓社會不滿,總統李在明直言將影響南韓企業投資美國意願。
■相關新聞:
遭美拘留的300多名南韓人搭乘包機返國 家屬激動落淚
川普:歡迎外國企業員工來美國 不想嚇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