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習近平雙邊會前 美宣布對中啟動301貿易調查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正當美國總統川普啟程前往亞洲,並預計30日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舉行「川習會」之際,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24日宣布,將針對中國政府是否履行2020年川普第一任期時簽署的美中 「第一階段協議」,正式展開調查。
美聯社報導,這項調查是援引「1974年貿易法(Trade Act of 1974)」的「301條款」所發起,該條款旨在反擊外國政府任何不公平的政策或措施。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排定12月16日針對此案舉行公開聽證會。這項調查可能導致美國對中國實施額外的貿易制裁。由於北京先前曾要求美國在尋求談判時,不得威脅實施新限制措施,因此葛里爾這項宣布將如何影響談判,目前仍是未知數。
目前,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關稅已達55%,其中包括川普第一任期加徵的關稅。本月稍早,在北京擴大稀土材料出口管制後,川普曾威脅要再加徵100%關稅,可能使總關稅稅率達到155%。不過,川普也坦承,這種3位數的關稅稅率是「不可持續的」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主任、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柯特勒(Wendy Cutler)表示,藉由啟動這項調查,「美國政府似乎正在尋求新的籌碼來對北京施壓,同時也增加一個新的壓力點,迫使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的黃豆和其他商品」。
回顧歷史,川普第一任期內對大批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北京則以報復性措施鎖定美國產品,雙方爆發圍繞科技主導權的貿易爭端。美方指控中國不公平補貼自家科技企業、竊取技術,並強迫美國及其他西方公司交出商業機密,以換取進入中國市場的許可。
美中隨後展開長達2年的貿易談判,至終於2020年初達成休戰協議。這項所謂的「第一階段協議」(Phase One deal)要求中國大幅增加購買美國商品,特別是黃豆及其他農產品,但較棘手的議題,如中國對本國企業的補貼,則留待日後再談。
不過,就在「第一階段協議」生效時,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打亂兩國的貿易。2022年,美國出口至中國的農產品雖創下新高,但隨後又下滑。今年以來,隨著川普重返白宮、兩國再度掀起新一輪關稅戰,美中農產品貿易大幅萎縮。事實上,中國已停止購買美國黃豆,而中國曾是美國黃豆農民最大的海外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