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也有無障礙!大鵬灣化身「友愛海」 120位身障與長者乘風破浪擁抱大海
【記者王勇超/屏東報導】讓「海洋不只是少數人的舞台」,海洋委員會攜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昨(24)日到今(25)日在屏東大鵬灣帆船基地舉辦「海洋無障礙友愛共好親海活動」,邀請超過120位身心障礙朋友與樂齡長者參與,在安全與友善的環境中,體驗海洋帶來的自由與力量,打造真正「全民共享」的海洋新藍圖。
跨海平權行動 120位身障與長者走向大海
海洋委員會表示,推動「海洋無障礙」是實現全民親海的重要政策之一。海洋是所有國民共同的資源與生活空間,應讓不同年齡、不同身分的人都能安全親近。從2024年起,海委會積極推動「海洋無障礙親海計畫」,補助各地學校與團體辦理親海活動、改善無障礙設施與輔具支援,讓更多人能自在「從認識海洋到親近海洋」。
活動以「友善、共融、平權」為主軸,設計多元體驗內容,包括獨木舟、立槳(SUP)與海域安全水療體驗,由專業教練與醫療團隊全程陪同守護,讓參與者在海風吹拂與波光閃爍中,重新找回身體的平衡與自信。
參與者在海浪輕拍下練習划水、漂浮,許多人露出久違的笑容,感受到海洋的療癒力量。一位行動不便的參加者說:「我沒想過自己也能下水,原來海洋可以這麼溫柔。」
推動「海洋無障礙」 讓平權落實在浪花間
海委會處長林麗英致詞時表示,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長期推動無障礙平權,從高雄市府時期到立法院,都持續為身障者發聲;管碧玲推動修正《電業法》讓重度身障者用電以最低價計算,也協助修法增加復康巴士、爭取聽語障者簡訊補助、改善登機輔具與醫療照護制度。
林麗英說,管碧玲上任海委會後,更指示全面推動「海洋無障礙計畫」,去年已在基隆、雲林、臺東、高雄開展,今年更擴大到全台10多個縣市舉辦活動,逐步讓「親海不分你我」,實現平權共融的藍色願景。
海洋委員會強調,未來將持續結合地方政府、學校與民間團體,建構更完整的無障礙親海環境。從硬體設施到教育推廣,讓海岸線成為全民共享的幸福場域,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走向海洋、擁抱大海」。
推薦新聞
獨家|直擊深夜台版「豐洲市場」!日料主廚化身獵人尋味 見證高雄前鎮漁港蛻變新生
「豬肉公主」淚談非洲豬瘟:最害怕的事還是發生了 引發政治口水她再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