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龔明鑫:台美談判重互利雙贏台灣有籌碼 「美積電」說法是認知戰

出版時間:2025/10/22 18:20
財經 產業脈動
芮內 文章
經濟部長龔明鑫。資料照。陳怡文攝 zoomin
經濟部長龔明鑫。資料照。陳怡文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龔明鑫近日在Yahoo節目《齊有此理》專訪中談及台美經貿關係、台積電海外布局與產業轉型等議題,強調台灣具備良好的條件與籌碼,對未來經濟前景「相當有信心」,也強調台積電的最先進製程仍將根留台灣,不存在變成「美積電」的問題。

台美談判著重「互利雙贏」、台灣握有籌碼

龔明鑫指出,台灣在與美國進行經貿談判時,「本身的籌碼與條件很好」,雙方合作應以互利為前提。他表示,台美談判並非因台積電赴美投資而展開,「應該是台積電先因訂單需求決定赴美投資,談判才隨後進行」,這樣的因果關係要釐清。

他進一步說明,台積電在美設廠的關鍵,是有穩定訂單與市場需求,「不可能去做賠錢的生意」。目前台積電第一座美國廠進展順利,且已承諾投資約1650億美元,顯示其具體的業務規劃與市場信心。

台積電最先進製程仍在台灣

對於外界擔憂台積電赴美後恐「去台化」、成為「美積電」,龔明鑫明確否認:「這是不可能的事!」他強調,台積電最先進、產量最大、也最賺錢的製程都留在台灣,包括高雄的2奈米廠年底即將量產,是全球量產最快的;竹科、中科也同步推進,「比美國蓋得還快」。

他笑說,外界疑慮屢見不鮮,「他們會不斷講,我們也要不斷講」,但政府與企業都有明確數據支持,顯示台灣仍是台積電的核心基地。

台灣經濟基本面穩健 出口仍維持正成長

 談及外界認為台股受台積電帶動「一枝獨秀」、貧富差距擴大,龔明鑫回應,台灣經濟整體成長率仍持續上升,部分產業困境並非因台積電,而是受到中國低價傾銷影響,例如石化與鋼鐵業。

「中國買便宜油、大量製造後傾銷全球,讓傳產受到壓力。」龔明鑫指出,若僅以價格競爭將陷入惡性循環,台灣應「轉型升級」,透過品質與國際認證提升附加價值,例如扣件與螺絲業者若取得航太級認證,就能擺脫低價競爭,「這才是我們要走的路」。

政府投入400億推動拓銷 助企業開拓多元市場

 面對全球關稅與市場變動,龔明鑫表示,中國因高關稅退出美國市場,台灣反而有機會填補空缺。他透露,政府在「因應國際形勢特別預算」中編列約460億元,其中約400億將用於協助廠商拓展海外市場,包括參展補助、海外通路布局等。

「我們帶著廠商到國際上搶訂單、開新路,」龔明鑫說,經濟部貿易局約有100億元預算,其中8成專用於企業拓銷,期盼2年內協助更多中小企業成功打入歐美、東南亞市場。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龔明鑫 # 台積電 # 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