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周末精選|川普上任百日商界砸160兆投資美國 一文掌握國內外大廠加碼布局狀況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5/03 10:07
SJ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于倩若、記者李宜儒/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百日,稱在這段期間獲得了超過5兆美元(約161.15兆台幣)的美國新投資,將創造45.1萬個新工作,為美國繁榮的新時代奠定了基礎。

川普上任後宣布將投資美國的大廠以蘋果(Apple Inc.)和輝達(NVIDIA)金額最高,各為5000億美元(約16.11兆台幣),而台積電加碼千億美元(約3.22兆台幣),也一度佔據全球媒體頭條。

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談話,右後方站立者為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美聯社 zoomin
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談話,右後方站立者為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美聯社

蘋果

今年2月,蘋果承諾未來4年投入高達5000億美元的資金。這家科技巨頭表示,這筆資金將鞏固其「對美國創新和先進高技能製造業的長期投資歷史」。

蘋果表示,此次投資將涉及蘋果及其合作夥伴在休士頓建立1個新的「先進製造」設施,佔地25萬平方英尺,將於明年投入使用,生產伺服器支持蘋果人工智慧。

這項5000億美元計劃下的其他一些措施,包括加強其「美國先進製造業基金」、在密西根州設立1所學院培養下一代美國製造者,以及擴大在美國研發投資,以支持矽工程等尖端領域。

蘋果執行長庫克。翻攝官網 zoomin
蘋果執行長庫克。翻攝官網

輝達

全球晶片巨頭輝達則宣布未來4年投資美國AI基礎設施5000億美元,將在美國生產晶片和AI超級電腦。

輝達在聲明中表示,已委託超過100萬平方英尺的製造空間,在亞利桑那州生產Blackwell晶片,並在德州生產AI超級電腦。

執行長黃仁勳在同一份聲明中表示:「世界AI基礎設施的引擎,首次在美國製造,添加美國製造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滿足對AI晶片和超級電腦的巨大且不斷增長的需求、加強我們的供應鏈並提高我們的韌性。」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4月30日在白宮發表談話,與川普重申輝達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約16兆元台幣)。美聯社 zoomin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4月30日在白宮發表談話,與川普重申輝達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約16兆元台幣)。美聯社

台積電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3月宣布將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使得對美國產能總投資增至1650億美元。台積電表示,此次擴建計劃涵蓋3座新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和1個大型研發中心。

其他具代表性的企業還包括IBM承諾投資美國1500億美元。嬌生(J & J)宣布未來4年投資550億美元。日本軟銀則在川普當選後、就職前,即宣布未來4年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韓國現代汽車3月公布在美國投資210億美元的計劃,其中90億美元將用於使其在美國年產量達到120萬輛,60億美元用於加強零件本地化和物流,60億美元用於未來產業的合作,如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技術以及能源基礎設施。

日本豐田汽車於4月宣布,其位於西維吉尼亞州的製造工廠,將獲得8800萬美元的投資,用於「組裝下一代混合動力變速箱」。豐田西維吉尼亞廠預計將於2026年底開始生產「動力傳動系統零件」。

圖為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台積電提供 zoomin
圖為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台積電提供

白宮官網提到台灣政府承諾增加對美投資

至於瑞士羅氏(Roche)宣布向美國製造和研發部門投資500億美元,預計將創造1000多個全職就業機會,以及諾華(Novartis)宣布投資230億美元,也是規模較大的投資計劃。

白宮4/29還特別在官網上指出,不只企業承諾投資,還有外國承諾的對美投資,其中具體提到了包括台灣在內總共4個國家,列出「台灣宣布承諾增加對美國的投資」,並附上1篇英國《金融時報》的相關報導。其他被點名國家還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未來10年投資美國1.4兆美元,沙烏地阿拉伯宣布有意在未來4年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以及日本宣布對美國投資1兆美元。

鴻海

隨著美國關稅問題持續未能明朗,台系代工廠也紛紛加速在美國的布局,其中,鴻海(2317)擴產動作不停歇,從2024年11月就由子公司FOXCONN ASSEMBLY LLC.斥資3303.3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向CICF III TX2B01 & TX2M01-M02, LLC購買德州休士頓的土地及廠房。到了今年3月24日,鴻海另一家旗下子公司Ingrasys Technology(鴻佰)USA Inc.公告斥資1.42億美元(約新台幣47億元),取得德州休士頓土地及廠房之後。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也指出,2025年就是AI元年,全球AI算力基礎建設需求持續,以第一季來看,預期AI伺服器營收不論季對季、年對年,都有100%以上的成長,隨著GB200進入量產,相信AI伺服器營收將會一季比一季好。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林林攝) zoomin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林林攝)

廣達

代工大廠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表示,廣達在全球設有九個製造廠區,具備靈活轉移產線的能力,面對地緣政治與關稅變動具備高度韌性。林百里更以總鋪師妙喻,「廣達看到哪裡有人需要、哪裡開桌,我們就跑去哪裡做菜。」這就是生產韌性。

廣達執行副總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之前也指出,雲端事業部門去年表現是最好的一年,廣達在美國的廠房都有擴產計劃,包含加州Fremont 廠、田納西州廠等,而且預計將擴增大約600名研發人力,來壯大位於美國的AI伺服器後段製程版圖。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葉志明攝 zoomin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葉志明攝

緯創

緯創(3231)在4月初董事會通過因應業務發展及策略規劃需要,擬於美國投資新設子公司 Wistron InfoComm(USA) Corporation (簡稱WIUS),設立資本額為美金4,500萬元(約新台幣14.8億元);且WIUS擬於不超過美金5,000萬元(約新台幣16.5億元)之額度內取得位於美國之土地及廠房。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之前也在尾牙上指出,緯創在美國的布局,應該都可以處理關稅問題,但不可諱言,「美國政策的改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比較大。」

英業達

英業達則是在4月底公告,以不超過8500萬美元(約新台幣 27.6億元),在美國德州尋覓適 合之生產廠房。英業達指出,公司美國地區子公司,因應未來全球化策略布局及穩定客戶合作關係,滿足客戶出貨地點需求,同時積極爭取開發新客戶或市場,並降低美國關稅政策波動影響,將於美國德州設立產品製造基地。

仁寶

仁寶則是在2月初,公告由子公司Billion Sea Holdings Ltd (BSH).公告參與其子公司Compal USA (Indiana), Inc.(CIN) 現金增資,金額為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

仁寶董事長陳瑞聰表示,過去全球是一體,現在因為有關稅變數,公司內部也在評估往後要怎麼應對,包括全球生產跟供應鏈布局,都要快速面對不可知的未來。陳瑞聰表示,仁寶、金寶以及泰金寶、康舒等集團公司,以泰國為主要基地,加上在美國、菲律賓、印度、巴西等國家也有布局,一可發揮生產優勢,二可就近供應避免關稅。

和碩

和碩則是在3月下旬正式啟用位於美國加州Santa Clara的新辦公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指出,新辦公室有兩大意義,首先是就近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再者,矽谷是技術創新的集中地,和碩也可以獲得最新資訊、掌握機會。

和碩Santa Clara新辦公室設有最新的伺服器展示與測試空間,包含5G CBRS小型基站、氣冷與液冷伺服器,以及可提供客戶測試的NVIDIA NVL72 伺服器。和碩原本在印第安納州就有設立1個維修中心,就近提供客戶支援,維修據點未來可隨時視需求轉為製造據點,而和碩也持續評估在美國布建產能的可能性。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川普 # 關稅 # 蘋果 # 廣達 # 鴻海 # 台積電 # 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