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9月虎頭蜂受傷人數破去年整年紀錄 林保署報5招SOP避凶

出版時間:2025/11/23 18:31
生活
問問 文章
林保署呼籲,避穿深色衣物、遇巡邏蜂勿喧嘩拍打、反方向逃生、被螫密切觀察過敏反應、不使用殺蟲劑。取自林保署臉書 zoomin
林保署呼籲,避穿深色衣物、遇巡邏蜂勿喧嘩拍打、反方向逃生、被螫密切觀察過敏反應、不使用殺蟲劑。取自林保署臉書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2023年9月新北瑞芳區八分寮步道曾發生山友團遭虎頭蜂攻擊,釀2死9傷悲劇,今(2025)年11月20日同為瑞芳區的猴硐遊客中心外自行車道,上午9時許,發生運動民眾遭虎頭蜂攻擊,其中3人到診所就醫,根據新北市虎頭蜂熱點網資訊,近年來通報、受傷人數皆線上攀升,今年1至9月通報件數293件、受傷人數317人,比去年整年181件、201人高,遇到虎頭蜂怎麼辦?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說明遵守5點SOP,避穿深色衣物、遇巡邏蜂勿喧嘩拍打、反方向逃生、被螫密切觀察過敏反應、不使用殺蟲劑。

虎頭蜂具備捕食害蟲、進行授粉和幫助種子傳播、維持生態平衡等重要功能,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區都有可能與虎頭蜂相遇,其中又以海拔1,000以下的郊山是高風險區域,而每年的秋冬季節是虎頭蜂築巢、蜂群數量最多、攻擊性最強,且領域意識範圍最大的時候。

林保署5招避凶SOP,一、避免穿著深色衣物:相較於淺色光滑的物體,虎頭蜂對於深色且粗糙的物體有更強的攻擊性,因此秋季的郊山除了優先以淺色衣物搭配外,同時建議配戴淺色帽子蓋住頭部,減少頭髮部位被蜂螫的機會。

二、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保持冷靜:虎頭蜂會以蜂巢為中心,最大可能有直徑100公尺的巡守與攻擊範圍,若發現有巡邏蜂在自己周圍,切勿大聲喧嘩、拍打攻擊;待巡邏蜂飛離後再緩步前進。

三、反方向逃生:當虎頭蜂開始群起攻擊後,立即朝反方向奔跑逃生,待離開虎頭蜂的巡守攻擊範圍後,蜂群便不會再攻擊;且切記勿跳入水中躲峰,虎頭蜂有可能會在水面等待。

四、密切觀察:發生被虎頭蜂螫的狀況,應盡速撤退就醫,並於撤退途中隨時注意被螫患者是否有全身紅腫、氣管緊縮等嚴重全身過敏反應,如有以上症狀需立即撥打119求救電話

五、不使用殺蟲劑:千萬不要隨意使用殺蟲劑,不僅可能激怒蜂群,引發攻擊,而且在大自然中噴殺蟲劑,對其他生物而言是劇毒,會傷害台灣珍貴的生態系統、污染環境。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虎頭蜂 # 林保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