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急公告全面撤離!花蓮新堰塞湖「每小時上升70公分」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今天(10/17)上午發生大量土石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現場水位持續上漲,每小時上升70公分,有隨時溢滿潰決可能。花蓮縣府預估今日18時至22時立霧溪河水將溢淹至台8線175.5k路段,呼籲鄉親避免再進入太魯閣,已在山上者以及其下游鄉親,請盡速離開,請下游部落居民提高警覺,並配合相關部門各項撤離措施。
太魯閣國家公園晚間公告全區緊急封閉,配合農業部林保署發布紅色警戒、秀林鄉公所災害會報進行撤離工作及公路局預警封路;依據災害防救法第29條第3項規定:「各級政府及公共事業發現、獲知災害或有發生災害之虞時,應主動蒐集、傳達相關災情並迅速採取必要之處置。」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全區禁止人員進入,並請山區民眾盡速全數撤離。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今早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西段發生土石崩塌,堵塞立霧溪河道形成堰塞湖。據現場人員回報,崩塌範圍約長100公尺、寬40公尺、深25公尺,水位以每小時約70公分速度上升,預估傍晚5、6時將接近步道及公路。
太管處已於中午前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公路總局太魯閣工務段及秀林鄉公所等單位啟動緊急應變,並通知上、下游居民、沿線遊客、旅宿業者儘快做好撤離的準備。

中橫東段「只出不進」
公路局表示,今日12:00時,邊坡坍方土石淤塞立霧溪峽谷形成堰塞湖,經初步量測,堤頂高於現有台8線175.5k靳珩隧道西洞口路面,預估水位持續上漲,可能導致立霧溪水改道流入靳珩隧道(441公尺長)後,再由東洞口流出,漫過魯丹橋護欄排入魯丹溪,再匯入立霧溪,將造成台8線(中橫公路)167.7k~184.5k天祥至太魯閣道路中斷。
公路局已於下午1時起啟動交通管制,中橫東段「只出不進」。



強制撤離2部落及東部電廠員工
花蓮縣府預估今日18時至22時立霧溪河水將溢淹至台8線175.5k路段,影響範圍台8線太管處轄管燕子口遊憩區下游,請鄉親避免再進入太魯閣,已在山上者以及其下游鄉親,請盡速離開,請下游部落居民提高警覺,並配合相關部門各項撤離措施。
另,該堰塞湖距離台電東部發電廠相關設施不遠,花蓮縣府依據農業部林保署發布紅色警戒及秀林鄉公所災害會報,啟動強制撤離民樂部落、民有部落及東部電廠員工,並呼籲遊客及下游沿線兩側住戶勿進入河道及溪床活動,注意台8線交通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