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燕子口堰塞湖水從公路溢流!下游風險趨緩 太管處:危機仍未解除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昨(17日)大量土石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內政部深夜急通知「太魯閣山區民眾快撤離」。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持續監測,目前整體流勢平穩,堰塞湖對於下游風險已降低。但太魯閣國家公園表示,燕子口堰塞湖危機未解除,持續封閉園區,禁止民眾入園及靠近警戒區域。

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行政院李顧問孟諺今早(18日)再次前往現場勘查,與公路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地方政府持續密切協調,監測水位變化及壩體穩定度,同步研議後續降挖與排水作業可行性,以確保下游居民及設施安全。

花蓮分署說,為即時掌握現場情勢與堰塞湖變化,今早7時已由林業保育署會同廠商進入現場勘查,隨即展開便道開設作業,預計從新台8線開設約30公尺便道銜接舊台8線,以抵達壩體邊進行後續降挖及安全評估。

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今天上午抵達,將展開精密測量與資料蒐集,重新評估對沿線道路設施及聚落的影響範圍,以提供即時、更精細的的防災決策依據。

花蓮分署表示,據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CCTV影像顯示,今日凌晨02時30分左右,堰塞湖水開始漫淹至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路面,隨後湖水經西口沿隧道向東漫流,溢流水出了隧道出口後立即從到道路兩側流回立霧溪河道。現場觀察顯示,水流穩定,未對下游造成重大威脅。

昨天請陽明交大初步評估,假設堰塞湖1小時內潰決,潰決後約50分鐘水流抵達下游錦文橋(河寬約100公尺),河床水位抬升5公尺,過錦文橋後因河道擴寬,水位上升量約2公尺。因下游右岸富世村民樂部落高於河床10公尺,左岸的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立霧機組高於河床5公尺,應不會發生影響,但為慎重,仍請該兩區域居民預防性撤離。

花蓮分署呼籲,台8線靳珩隧道至燕子口路段目前仍屬警戒區域,公路局已實施交通管制,請民眾切勿擅入或靠近溪谷觀察,避免發生意外。

雖下游風險趨緩,太魯閣國家公園今午表示,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危機未解除,太管處持續封閉園區,禁止入園及靠近警戒區域,由於明、後天山區可能降雨,堰塞湖危機還未解除,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各景點持續封閉中,原定10月25日、10月26日在太魯閣臺地舉辦的文化展演活動也暫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