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光復10萬噸淤泥去向曝!送台泥「轉廢為能」 暫堆51個籃球場大土地
【記者林志青/花蓮報導】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23日溢流引發洪災,下游光復鄉首當其衝,災情慘重;截至今天下午最新統計,共造成18死、6失聯、125傷的人命傷亡。花蓮縣環保局初估,整起洪災孔清出10萬噸的淤泥及廢棄物;由於先前2處暫置場已滿載,昨天台糖再將61耕區5.2公頃土地出借,預估可容納剩餘未清出垃圾。10萬噸垃圾計劃將送至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分批處理,盡快讓鄉民恢復正常生活。

第3處暫置場5.2公頃 相當51個籃球場
據悉,位在光復鄉中興路、糖廠街7巷的第1處暫置場在案發不久即滿載,緊急加開第2處暫置場也隨即堆滿各式垃圾,花蓮縣政府經與台糖協商,加開第3處暫置場,就位在中山路一段的61耕區,佔地5.2公頃。
花蓮縣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科長潘春燕表示,5.2公頃相當於51個籃球場大小,29日啟用至今,已加速卡車清運堆置淤泥及廢棄物,原則上應該是足夠提供,我們前方救災所清出來的廢棄物及淤泥的容量。

至於未來,是否將前2處暫置場的淤泥及廢棄物移至第3處堆放,潘春燕說,等到整個救災末期後,第3處仍有餘裕的時候,我們會把它移過來,一方面我們為了環境衛生的問題,還是希望讓它集中再做處理,遠離民眾的生活區域。

第4處暫置場敲定台糖62耕區
倘若第3處暫置場仍無法容納所有廢棄物及淤泥,據了解,花蓮縣政府29日跟台糖會勘,敲定台糖62耕區4.62公頃,後續還有第5、第6暫置場,未來不足時可提供使用。4個暫置區如果全部啟用,可供暫置面積共約29.5公頃。

光復垃圾送台泥氣化爐處理
緊鄰馬太鞍溪的光復鄉垃圾掩埋場,在這次洪災中遭泥流淹沒。據了解,救難人員目前仍以民生救災為主,接著才是住宅及學校。關於垃圾無法長期堆放,縣府已協調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利用氣化爐協同水泥窯高溫處理,可將廢棄物完全分解並資源化,分解焚化爐無法處理的戴奧辛,是一種高效且環保的廢棄物處理方式。

相關新聞
台泥DAKA中心開幕1|全台首例水泥窯高溫轉廢為能 張安平自曝當祖父!要在花蓮打造新地標
台泥DAKA中心開幕2|「鸚鵡螺圖書館」成知識美學地標 張安平:工廠也能典藏藝術品
推薦新聞
自強路、佛祖街疑有罹難者!竟是烏龍通報 消防署揭散佈假訊息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