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台泥DAKA中心開幕2|「鸚鵡螺圖書館」成知識美學地標 張安平:工廠也能典藏藝術品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9/27 14:34
芮內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工廠不但是生產產品的地方,也可以是休閒園區,一個傳遞知識的教室,典藏藝術品的博物館。」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的這番理念,在2020年台泥率先打開花蓮和平水泥廠大門,推出DAKA園區後,從願景變成了超過948萬人次造訪的真實場景。雖然中間歷經2024年0403強震的考驗,但台泥展現從極端災害中重生的堅韌力量,將處理垃圾的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轉化為新的知識美學場域—鸚鵡螺圖書館,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水泥廠區也能成為充滿啟發的知識殿堂。

台泥DAKA新地標「鸚鵡螺圖書館」亮相,張安平表示,工廠能生產也能典藏藝術品。吳珍儀攝 zoomin
台泥DAKA新地標「鸚鵡螺圖書館」亮相,張安平表示,工廠能生產也能典藏藝術品。吳珍儀攝

張安平說,他認為博物館並不是典藏藝術品,「用讀字的方式更能把歷史意義給傳遞下來」,且特別的是,鸚鵡螺圖書館的豐富館藏中,有部分文物是以台泥精湛的水泥工藝復刻而成,水泥不再只是冰冷的建材,並成為傳承與再現歷史的藝術品,也因為是水泥復刻品,也可以觸摸,讓文藝品不再有距離,更加親近親民。

展示的作品裡面,有張安平親自構思、以台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鑄造的《和平萬宗》,表面浮刻佛教的蓮花、伊斯蘭的星月、基督教的十字、猶太教的大衛之星以及和平符號,交織成一枚莫比烏斯圈,下方還有一顆地球,象徵萬宗共融的永恆願景。在當前俄烏戰爭與中東衝突等國際紛擾下,這座來自花蓮「和平」的雕塑,不僅是藝術品,更是台泥對於世界和平的深切期盼。

鸚鵡螺圖書館的豐富館藏中,有部分文物以台泥的水泥工藝復刻而成。吳珍儀攝 zoomin
鸚鵡螺圖書館的豐富館藏中,有部分文物以台泥的水泥工藝復刻而成。吳珍儀攝

鸚鵡螺圖書館就位在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入口的核心位置。這棟建築物的外觀,當初設計便融入了如同鸚鵡螺的黃金比例螺旋,其意象與內部空間共同打造出一個承載記憶、想像與探索的場域。鸚鵡螺這種活化石,經過4億5000萬年來依舊存在,正好呼應了台泥致力於永續、循環與共生價值的理念。

在導覽員的引領下,你將潛入一座承載記憶、想像與探索空間。這裡的收藏超越了時間與地域的界限,是一條融會古今中外文明核心思維的長廊。這裡,參觀者能親手觸摸古埃及的羅賽塔石碑,也能欣賞被譽為人類最早「情書」的蘇美爾愛情詩泥板。這些橫跨千年的文物,將引導觀眾見證人類如何突破混亂、建立秩序,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度量衡的秦權,到不同文明的科學與藝術結晶,每一件展品都代表著人類智慧的積累與反思。張安平說,「每一本書,是哲人智者與宇宙對話後留下的回聲;每一件文物,都像是跨越千年的語言符號。」

「水泥幻奇展區」展示台泥低碳轉型與國際化的歷程。吳珍儀攝 zoomin
「水泥幻奇展區」展示台泥低碳轉型與國際化的歷程。吳珍儀攝

這座圖書館的啟用,對台泥與花蓮而言意義非凡。它不僅是台泥DAKA的觀光新亮點,也象徵在逆境中找到轉變與重生的契機。

台泥表示,鸚鵡螺圖書館的遊程將帶領遊客登高,親眼見證企業如何與這片土地、社區攜手,共同從災害中重新站起。遊客除了能俯瞰重建後的台泥港電廠園區與浩瀚太平洋,還可前往「水泥幻奇展區」了解台泥低碳轉型與國際化的歷程,或到「百蕨園」探索生物多樣性。這座結合知識、藝術與生態的場域,持續實踐產業與社會共好的願景。

台泥DAKA中心。取自台泥官網 zoomin
台泥DAKA中心。取自台泥官網
張安平說「沒有蕨類就沒有世界」,「百蕨園」也有展示生態場域。吳珍儀攝 zoomin
張安平說「沒有蕨類就沒有世界」,「百蕨園」也有展示生態場域。吳珍儀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台泥DAKA中心 # 鸚鵡螺圖書館 # 張安平 # 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