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以哈停火 川普的獨特風格如何成就拜登未竟的外交目標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成功促成一項跌破眾人眼鏡的停火協議: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簽下和平計畫第一階段協議,由哈瑪斯釋放以色列剩餘人質,換取以色列釋放巴勒斯坦囚犯並暫停戰鬥。川普以不按牌理出牌的外交手段達成這項前總統拜登未能實現的壯舉,不僅讓他更受以色列人民愛戴,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媒更撰文分析,探討川普獨特的外交風格與地緣政治時機如何共同促成這場人質危機的重大突破。
📌 本文摘要重點 (這是什麼?)
優先救回人質決心
《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報導,川普推動和平並致力確保人質獲釋,已成為他第2任期的重要基石。他對人質展現深切關懷,並邀請他們及家屬前往白宮,反映他將美國人質安全帶回國的強烈意願。
川普上任後,將釋放最後一名倖存的以色列裔美籍人質亞歷山大(Edan Alexander)列為優先任務,今天9月也成功推動釋放被囚禁在伊拉克的以色列籍兼俄羅斯公民楚爾科夫(Elizabeth Tsurkov)。隨著和平協議逐步成形,川普在白宮更接待亞歷山大及被哈瑪斯俘虜並殺害的人質諾特拉(Orna Neutra)的家屬。
BBC指出,川普獨特的風格以及他與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關鍵關係,似乎是促成這次突破的關鍵因素。不過,與大多數外交成就一樣,也有一些超出任何人控制範圍的因素在起作用。
拜登所欠缺的「親密關係」
公開場合中,川普與以色列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總是笑臉相迎。川普常說以色列沒有比美國更好的朋友,而尼坦雅胡也稱川普是以色列在白宮歷來最偉大的盟友。這些溫暖的話語更確實反映在行動上。
川普在第一任期內,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並放棄長期以來美方認為「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的定居點違反國際法」的立場。今年6月,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時,川普下令美軍動用最強大的炸彈轟炸伊朗核濃縮設施,展示絕對的支持。
這些公開展現出的挺以色列態度,反而讓川普在幕後有更多向以色列施壓的空間。據報導,川普的談判代表魏科夫(Steve Witkoff)曾在2024年底強迫尼坦雅胡同意暫時停火,以換取部分人質的釋放。
當以色列7月空襲敘利亞軍隊、甚至炸毀一座基督教堂時,川普也向尼坦雅胡施壓要求改變路線。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資深分析師米勒(Aaron David Miller)指出,川普展現出美國總統罕見的強硬手段,「幾乎沒有美國總統曾直接告訴以色列總理:你必須照辦,否則就會有後果」。
相比之下,拜登與以色列政府的關係一直顯得脆弱。

商業淵源助攻 波灣國家背書和平
以色列9月史無前例的對卡達首都杜哈發動攻擊、誤殺一名卡達公民但未擊中哈瑪斯官員後,川普隨即向尼坦雅胡發出最後通牒:戰爭必須結束。
川普原本給予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動極大自由,甚至動用美軍協助攻擊伊朗;但在卡達領土上動武,觸及他的底線,也使他更趨向阿拉伯世界「結束戰爭」的立場。數名川普幕僚表示,以色列攻擊杜哈是促使川普全力推動和平協議的轉折點。
川普與波灣國家的密切關係由來已久,他與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有商業往來。他的兩次總統任期都從出訪沙烏地阿拉伯開始,今年更造訪杜哈與阿布達比。川普在第一任期推動的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促成以色列與多個穆斯林國家關係正常化,更是當時最大的外交成果。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學者胡森(Ed Husain)指出,川普今年初訪問阿拉伯半島多國時,聽到各方一再呼籲結束戰爭,這深刻影響他的想法。如果說川普與尼坦雅胡的關係給予他對以色列施壓的空間,那麼他與穆斯林領袖的關係則幫助他取得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進而說服哈瑪斯接受協議。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學者艾特曼(Jon Alterman)指出,「川普成功的在以色列、甚至間接在哈瑪斯身上取得影響力,這是關鍵所在。他能掌握自己的節奏,不受交戰雙方左右,這是許多前任總統辦不到的」。
川普在以色列的支持度甚至高於尼坦雅胡,這也成為他的一大籌碼。

歐洲施壓 改變局勢
全球對以色列在加薩行動的譴責,也影響川普的決策。加薩被破壞的程度與人道災難已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尼坦雅胡政府在國際上日益孤立。
當以色列掌控巴勒斯坦的糧食供應,並宣布將進攻加薩市時,以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為首的幾個主要歐洲國家決定,他們不能再與美國「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立場站在一起。這導致美歐在以巴問題上出現歷史性的分歧。當法國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隨後英國也跟進時,川普政府仍強烈反對。馬克宏也成功拉攏沙烏地阿拉伯支持他的和平方案。
最終,川普面對的是「歐洲—阿拉伯聯盟」與「以色列民族主義與極右派」的對立,他選擇了波灣盟友那一邊。川普一方面要求土耳其、卡達與埃及持續對哈瑪斯施壓,同時對尼坦雅胡施加前所未有的壓力,逼他結束戰爭。沒有人能對川普說「不」。
儘管川普的外交風格走了一條極不尋常的路,卻似乎總能達成大家期待的結果。過程混亂,不符常規外交學派的作風,但面對以哈問題的此時此刻,確實奏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