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老伯漁光島啃樹枝!自稱「菲律賓搭船來」 癱倒吐白沫暖警出手保命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漁光島昨天出現1名神秘老伯,自稱「從菲律賓搭船來的」,還一度想啃樹枝,嚇得警方帶返所安置,結果人竟癱倒口吐白沫,所幸暖警出手助送醫,有驚無險。警方表示,後來查出老伯就住附近,疑久未進食以及中暑,導致思緒、行為異常,好險同仁及時關切,避免憾事發生。

南警第四分局育平派出所警員黃峻紘、陳廷維昨天中午接獲熱心店家反映,1名老伯獨自在安平區漁光島遊蕩,疑似失智、迷途。2員隨即趕赴現場,卻不見老翁蹤影,幾經積極搜尋,終於在林間草叢中找到人。
警方說,老伯神情呆滯、語無倫次,自稱從菲律賓搭船來台,但身上無任何證件。員警先將人帶到陰涼處,提供礦泉水並安撫其情緒,不料老伯突然蹲地撿樹枝欲啃食,為避免發生危險,趕緊將人帶返派出所暫時安置。
老伯來到派出所沒多久,突然癱倒在地,還口吐白沫,員警趕緊通報119協助送醫,所幸經救治後沒有生命危險。

神秘老伯一波好幾折,員警們始終保持耐心、同理心,並積極追查身份,歷經警政系統交叉比對,終於確認老伯為63歲莊姓男子,就住在安平老街附近,通報家屬前往醫院接人,令焦急家屬放下心中大石,深表感謝。

分局長曹儒林表示,老伯凌晨自行離家,可能因長時間未進食,加上高溫曝曬導致中暑,出現精神混亂,分不清人事時地物,感謝同仁積極協助迷途長者,避免危險情事發生。
曹儒林指出,台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提醒民眾應多注意年長者動向,避免單獨外出,建議可在隨身衣物繡上姓名、聯繫電話等資料,或配戴防走失手鍊,以利警方辨識,迅速幫老人找到回家的路。
推薦新聞有片|溫暖在城市蔓延!「慢飛男孩」搭車迷路 警民暖心接力助母子團圓
什麼是失智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人患有失智症,症狀可能有記憶喪失、整體認知障礙及心理變化。台灣失智人口數,根據衛生福利部今年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推估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約35萬人。
衛福部指出,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並非正常老化現象;失智症屬於一群症狀的組合,主要為記憶力減退及影響認知功能,認知功能包含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功能退化,罹患失智症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
失智症雖是不可逆的疾病,但透過了解失智症病程變化、重新建立生活模式,積極善用政府資源,就能減輕照顧壓力,建議若發現長輩有疑似失智前兆,請儘速就醫,由專業醫師提供診斷與建議,並安排進行臨床失智評估量表,及早確認,並多利用各縣市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所提供專業諮詢與協助。
確診失智症後,可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出申請長照服務,會由長期照顧管理專員評估,如符合長照需要等級第2級以上者,依照顧需要提供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喘息服務、輔具租借購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等四大長照服務。若親友失智症狀伴隨嚴重問題行為,主要照顧者照顧壓力已不堪負荷,可考慮使用住宿式長照服務或團體家屋。
如何防失智
美國《哈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曾訪問失智症專家譚博士(Zaldy Tan)與溫特博士(Dylan Wint),整理出7大預防失智症該做的事,讓大腦隨著年齡增長,思維仍能保持敏銳:
一、每週定期運動
研究顯示,定期運動有益認知功能,不僅可減輕壓力與抵消焦慮,也能增強記憶力。鍛煉身體可以維持動脈健康,使足夠的血液流向大腦,還可降低跌倒造成頭部受傷的風險,不管是散步、跳舞、做園藝皆可。
二、試試新活動挑戰大腦
發展新的技能可以強化大腦,促進神經可塑性,大腦隨著時間會適應、改變及成長。無論是腦力遊戲、新嗜好、上課,或學習新的語言或樂器,只要是具有挑戰性並讓人持續學習的內容,都可以試試。
三、睡覺、睡覺、睡覺
晚上要睡得好,包括約七小時不被打斷的睡眠很重要,可以讓認知功能維持在最佳狀態。打瞌睡時的大腦也會排出毒素,這些毒素與癡呆症和認知功能障礙有直接的關聯性。睡眠更有助鞏固記憶、處理情緒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讓思緒休息一下
除了充足的睡眠外,有意識的休息可以讓大腦放鬆、恢復與重整。就像肌肉和關節在劇烈運動後需要恢復一樣,大腦在緊張忙碌的工作後也需要一段時間休息。專家表示,白天小睡一下或閉眼冥想都有幫助。
五、解決長期壓力與高血壓的問題
解決長期壓力對維護認知功能很重要。長期壓力會導致血壓升高,進而傷害大腦和心臟。研究顯示,高血壓會造成記憶喪失、計畫和組織能力急劇下降,並增加中風的風險。
六、與人維持社交關係
另一個讓大腦保持健康的重要原則是避免社會孤立。人類的大腦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會持續成長,如果不與人接觸和聯繫,記憶力和認知能力會隨時間下降。
不管是不是內向的人,找到有意義的社交活動即可,包括與親人相處、參與運動、文化活動、或志工活動等。
七、戒菸(或減少吸菸量)
研究顯示,吸煙會使大腦萎縮,導致大腦過早衰老,增加阿茲海默症或其他癡呆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