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應用快速成長用電攀升 劉文雄:電力問題非單一機構能承擔、需政府產業與社會合作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隨著AI應用快速成長,全台用電需求持續攀升。因應大型資料中心增加及能源轉型挑戰,經濟部正研議修法,要求新設5MW以上資料中心須達到一定能源使用效率標準,能源效率、儲能技術與電網韌性因此成為產業焦點,也使相關人才需求持續上升。
在此背景下,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19日舉辦「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表揚在電力研究、技術與產業實務領域表現優異的學生及專業人士。總統府、台電及多家電力與能源企業代表出席典禮,展現對專業人才培育的重視。
產官學合作深化電力人才培育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面對氣候風險與能源轉型的壓力,電力問題已非單一機構能獨自承擔,需政府、產業與社會共同合作,建立長期協作模式。他指出,協會設立的「劉書勝紀念獎」及「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旨在整合產學研資源,鼓勵青年與在職專才投入電力領域。
劉文雄說,相關獎項成立以來,已有逾400名學生及15家企業的專業人才獲獎,不少得獎者進一步受到企業延攬。協會未來也將推動電力基礎知識普及,強化社會對能源議題的理解。
台電推動電網強韌 多管齊下培育新世代人才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指出,近年天災頻仍,電力基礎設施面臨更高挑戰。台電已推動電網強韌計畫、汰換老舊設備,並研議在關鍵地區推動電線地下化,以及與變電站室內化、共同管溝等措施整合,以提升整體供電韌性。
在人才面向,台電除透過公開考選延攬專業人才外,也推動實習、產學合作等方案,吸引更多學生進入電力領域。他也肯定本次獲得劉書勝紀念獎「傑出工程師獎」的台電電力調度處組長徐唯耀,期盼持續深化專業、為供電穩定貢獻。
經濟部修法提升資料中心能源效率 5MW以上新建或擴建需符合PUE標準
因應AI、雲端運算及資通訊產業快速發展,帶動全台用電需求持續上升,經濟部近期完成三項能源子法修正,明確規範超大型與主機代管資料中心的能源管理。未來,凡新設或擴建且用電規模達5MW以上的資料中心,須採用最佳可行節能技術(BAT),從設計階段即優化能源使用效率。
經濟部能源署表示,此次修法依據《能源管理法》授權,同步更新「能源開發與使用評估準則」、「能源用戶適用範圍」及「能源使用說明書格式」,正式將資料中心納入能源管理類別。修正後,符合門檻的資料中心必須在建廠前提交「能源使用先期規劃報告」,送主管機關審查,以確保節能措施落實。
新規範參照歐盟資料中心能源效率標準,涵蓋七大檢核項目,包括資訊設備選用、軟體服務配置、資料管理、冷卻系統、電力系統、能源監控及整體能效。能源使用效率(PUE)將成為核心指標,其中超大型資料中心PUE不得高於1.3,主機代管資料中心PUE不得高於1.4。
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說明,能源說明書制度已執行多年,過去主要納管製造業電力、汽電共生、石油煉製及能源使用類別,每年審查案件約六至八件。此次新增資料中心類別,但半導體產業仍適用既有專屬規範,不受此次修法影響。
而據了解,目前符合5MW以上門檻的資料中心業者,包括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及台灣大哥大等電信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