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中國貓熊貴桑桑 馬來西亞爭論有那麼多錢應保護本土瀕危物種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馬來西亞周日(5/18)將已在吉隆坡國家動物園待了10年的大貓熊「福娃」和「鳳儀」送回中國,儘管中國已經同意再出租1對新貓熊給馬國,但大馬民眾認為與其送錢給中國租貓熊,應該把錢拿來保育本土瀕危物種和資助財務困難的國家動物園。

福娃和鳳儀是中國「貓熊外交」的一部分,2014年入住地處熱帶的吉隆坡國立動物園,不僅幫牠們蓋了全新的貓熊館,還全天候23度冷氣伺候,每月電費超過4萬馬幣(約28萬台幣),另外還有伙食費和每年要繳給中國的租金高達100萬美元(約3008萬台幣),園方曾透露門票收入僅剛好打平飼養開支,根本沒賺到錢。
馬來西亞因坐擁生態豐富的雨林,估計境內有多達17萬種生物,被總部設在美國華府的非政府組織「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列為「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全世界僅有17個國家有這種地位。其中馬來虎、馬來貘和婆羅洲猩猩等逾1100種動物,被列為很可能滅絕的瀕危動物。
大馬網友批評:「因為伐林的關係,我們的大象跟老虎慘遭路殺,也許我們該為牠們做點什麼。」

棲息在沙巴、體型僅亞洲象一半的婆羅洲象,因居住的雨林近年遭人類砍伐改種棕櫚樹,棲地只剩不到原來的4成,野外只剩400頭有繁殖能力的大象,最近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反觀大貓熊因數量增加,從瀕危降級為易危物種。
而奉命照顧貓熊的國家動物園,已經連幫動物們買食物的錢都拿不出來,還得向民眾和企業募款。網友批評:「國家動物園已經沒錢了,我們還得花好幾百萬美金再跟中國租10年貓熊嗎?」
對此,馬來西亞總理安華表示,飼養貓熊的費用雖高,但可以為動物園帶來更多遊客和收入,「很多人來動物園就是為了看貓熊,認為是一生只有一次的難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