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建臺高中原想叫「建中」 80年私校嚴厲出名!60萬拚「台美雙聯學制」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苗栗縣私立名校建臺高中爆出校方疏失,分科測驗集體報錯科目,導致文組的學生沒報名到歷史,反而報考生物;理組學生沒報到生物還要去考歷史,甚至有人連關鍵的數乙都沒報名,讓學生崩潰不已。建臺高中已有80年歷史,過去以嚴厲出名,是不少家長心中的首選,但近年受少子化衝擊,學生人數大減,2023年甚至被教育部警示評估納入「退場輔導私校名單」。

苗栗縣建臺中學是縣內知名私校,民國11年成立,初名為「苗栗中學園」。民國34年,日本投降,台灣光復,遵照教育部所頒規程成立董事會。民國38年奉教育部核准立案為完全中學,因規定私立學校不得以地方名冠稱,因而改為「私立建國中學」,但因和台北的「建國中學」名稱過神似,遂再改名「私立建臺中學」。自民國34年接收改建迄今,已有80年歷史。
■相關新聞:建臺高中「報錯分科」道歉了!文科考生物、理組考歷史 認了是這疏失
雙語、數理班+雙聯學制課程
建臺中學設有國中部和高中部與綜合高中,全盛時期一度學生人數破千人,不過受到少子化影響,綜合高中已停招,將集中資源於高中部,轉型完全中學。
國中部設有雙語實驗班和數理實驗班,強調雙語特色課程,但設有成績門檻,前者以會考篩選科目國文和英文,後者參考數學和自然成績。根據113年第2學期註冊明細,1學期雜費約3萬元,代辦費另計,雙語班另收4萬4千多元,數理班則因年級不同,從4萬至5萬2千多元不等。

「雙聯學制課程」主打在台就讀就能擁有台灣與美國的學分,3年後能同時申請台灣與美國的大學。
「雙聯學制課程」的高中生在3年內每週進行90分鐘線上課程,高一升高二暑假赴美4週,實際體驗美國當地學生生活,3年課程近60萬。苗栗縣政府為推動教育國際化,每年為每位學生提供8萬元的學費補助。一般高中生學費則約2萬6千多元,再加上代辦等費用,一學期約3萬8千多元左右。


老字號學校「嚴厲聞名」
建臺中學位在文教區,與苗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及苗栗高級中學比鄰,是苗栗私校老字號名校。
苗栗縣議員陳光軒指出,該校過去曾以嚴格聞名,許多家長也因此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建台。2007年曾有建臺國中部學生表示,成績是被逼出來的,每周一次週考、2-3周就段考,「有老師說最高紀錄是一學期考了18次段考,那屆國中部有6人上了北一女。」國三晚自修時間到晚上10點,高三甚至到11點,全程都有老師巡堂。

今年5A達10.8%
建臺中學在114年度的國中教育會考中成績不錯,兩名學生考出5A10+作文5級分的好成績,1名學生考出5A9+,6名學生考出5A8+,高達10.8%學生成績達到5A佳績,總計有20名。
大學學測成績部分,建臺高中榜首胡立宸自然組科目拿到59級分,採計社會組也拿到57級分。校方統計,這屆高三學生共130人,45級分以上人數達20%、50級分以上的成績提升11%。

少子化衝擊 被列「退場輔導私校名單」
不過受到少子化衝擊,主要仰賴招收學生所繳學費的建臺中學,2023年被教育部警示評估納入退場輔導私校名單,當時教育部規定1300多萬元的負債必須限時償還,校方緊急召開董事會決議發動募捐,以免未來一旦學校被列入專輔名單,恐更不利於招生營運。
中央社報導,校長彭文彬坦言,學校無大型財團支持,收入主要仰賴招收學生所繳學費,但近10年來受到少子化衝擊以及一批教職員優退,讓學校財務出現缺口,每年負債金額約在新台幣1000多萬元,並於每學年收取到學費後,隨即償還給銀行。
原本學校可借助銀行貸款週轉維持日常運作,但2023年2月教育部公告修正「預警學校與專案輔導學校認定輔導及監督辦法」後,對私校財務狀況嚴格規範,才會被教育部列為「財務狀況惡化」,已召開董事會決議發動募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