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分發放榜|台大錄取202名建中生 醫學系門檻288級分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大學招生最後一個管道分發入學,今(13)日上午放榜。台大分發入學1427個名額滿招,其中,醫學系錄取門檻288級分、牙醫系285級分,電機系至少229級分,法律系財法組最低297級分。另外,錄取考生來自建中最多,有202人,其次為北一女135人。 2025/08/13 15:51 生活 文教
大學分發放榜|再現「牙大全」 陽明牙醫分數超越成大醫學系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大學招生最後一個管道分發入學,今(13)日上午放榜。升學專家分析,分發入學仍有「牙大全」現象,許多牙醫系錄取分數都逼近醫學系,像是陽明交大醫學系門檻,就超越成大醫學系,高雄醫學大學的牙醫系分數,也跟同校醫學系相同,但是否形成趨勢,還有待觀察。 2025/08/13 14:18 生活
大學分發放榜|建臺高中分科測驗報錯 5人上國立、15人進私校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大學招生最後一個管道分發入學,今(13)日上午放榜。先前苗栗建臺高中把多位學生分科測驗考科報錯,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指出,該校有27人報考分科測驗,其中22人完成分發入學的志願序登記,共錄取20人,包含5位國立大學、15位私立大學。 2025/08/13 13:02 生活 文教
建臺高中報考出錯!竟未讓學生簽名確認 校方:全額負擔明年報名費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苗栗縣建臺高中日前發生重大烏龍,將23名學生的分科測驗考科報錯,引發各界譁然。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針對此事表示,分科測驗報名設有雙向檢核機制,要求學校應讓考生簽名確認「報考資料確認表」,同時考生本人也應自行上網確認報考資料。然而,據大考中心了解,建臺高中並未讓考生簽名確認,且學校與學生在多個可修正的時間點內,都未提出更正。事後該校召開家長說明會,承諾負擔23名受影響學生的此次測驗及志願選填報名費,選擇重考者,除負擔明年報名費,將派專人指導課業與進路建議。 2025/07/14 13:50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私校建臺高中考生「被報錯科目」 律師:可請求國賠!法官傷腦筋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苗栗縣私立建台高中近日爆發一起離譜的升學報名烏龍事件,校方在分科測驗報名時,竟然將部分考生的應考科目錯誤地調換,導致原本應考歷史的考生被報成考「生物」,而原本應考生物的考生則被報成考「歷史」。更甚者,還有三名原定報考數乙的考生也因學校行政疏失而未報名成功。這項重大錯誤直到學生收到應試通知簡訊後才被發現,讓許多學生升學夢碎。律師王至德指出,雖然建臺是私校,但此事受影響學生(考生)是可以請求國賠的! 2025/07/12 17:00 社會 法庭
分科戰士辛苦了!家長關心別踩雷 專家:有完成考試就值得鼓勵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考生們快解脫了!今(12)是分科測驗第二天。諮商心理師建議,家長們可以先以「辛苦了」等正向語句關心,避免劈頭就問孩子「考得怎麼樣?」如每天都有情緒低落、吃不下、睡不好,甚至出現負面言論等,且持續超過2周,應尋求專業建議。 2025/07/12 08:00 生活 醫藥
建臺高中報錯分科測驗考科 學生團體拋解方:以學測成績換算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將23位學生的分科測驗考試科目報錯,大考中心確定不破例處理。對此,學生團體EdYouth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表示,封死救濟空間並非真正的公平,教育部與大考中心應思考加開特殊考場、安排補考場次,或者允許以具效力的學測成績進行換算等方式,作為補救措施,合理回應學生所遭遇的行政疏失。 2025/07/10 17:49 生活 文教
建臺分科測驗報錯的學生免重考 專家揭2路徑!拼頂大沒機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將23位學生的分科測驗考試科目報錯,大考中心確定不破例處理。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指出,在分發入學階段,社會組校系有494個不採計歷史成績,自然組校系有646個不看生物成績,受影響考生可考慮這些校系。她也提到,科大單獨招生也是選項,但若要拼頂大熱門校系只能重考。 2025/07/10 16:29 生活 文教
建臺師辯「誤用舊格式」遭官方打臉 苦主欲哭無淚:目標醫科卻沒報生物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明(7/11)天就要登場,苗栗縣私立名校建臺高中爆出校方疏失,分科測驗集體報錯科目,文組考生沒報名歷史,反而要考生物;想考一科的理組考生則沒報到生物,反而要考歷史。儘管校方認錯道歉,但考科確定無法更改,共23名學生受影響,欲哭無淚,引發輿論譁然。苦主之一的胡姓學生無言,「等於心血都白費了」。 2025/07/10 15:19 生活
今日精選|貴族幼兒園對3歲童「蓋布袋」/建臺高中「報錯」害慘23生 【知新聞編輯部/台北報導】每日一推《今日新聞精選》,帶您快速掌握台灣最新社會大小事、財經投資動態、國際情勢脈動、政治政策走向,以及生活消費情報,幫助讀者全面了解正在發生的焦點新聞。 2025/07/10 13:03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