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臺高中報錯分科測驗考科 學生團體拋解方:以學測成績換算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將23位學生的分科測驗考試科目報錯,大考中心確定不破例處理。對此,學生團體EdYouth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表示,封死救濟空間並非真正的公平,教育部與大考中心應思考加開特殊考場、安排補考場次,或者允許以具效力的學測成績進行換算等方式,作為補救措施,合理回應學生所遭遇的行政疏失。 2025/07/10 17:49 生活 文教
建臺分科測驗報錯的學生免重考 專家揭2路徑!拼頂大沒機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將23位學生的分科測驗考試科目報錯,大考中心確定不破例處理。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指出,在分發入學階段,社會組校系有494個不採計歷史成績,自然組校系有646個不看生物成績,受影響考生可考慮這些校系。她也提到,科大單獨招生也是選項,但若要拼頂大熱門校系只能重考。 2025/07/10 16:29 生活 文教
建臺師辯「誤用舊格式」遭官方打臉 苦主欲哭無淚:目標醫科卻沒報生物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明(7/11)天就要登場,苗栗縣私立名校建臺高中爆出校方疏失,分科測驗集體報錯科目,文組考生沒報名歷史,反而要考生物;想考一科的理組考生則沒報到生物,反而要考歷史。儘管校方認錯道歉,但考科確定無法更改,共23名學生受影響,欲哭無淚,引發輿論譁然。苦主之一的胡姓學生無言,「等於心血都白費了」。 2025/07/10 15:19 生活
今日精選|貴族幼兒園對3歲童「蓋布袋」/建臺高中「報錯」害慘23生 【知新聞編輯部/台北報導】每日一推《今日新聞精選》,帶您快速掌握台灣最新社會大小事、財經投資動態、國際情勢脈動、政治政策走向,以及生活消費情報,幫助讀者全面了解正在發生的焦點新聞。 2025/07/10 13:03 生活
建臺高中「被報錯科目」考生有救了? 他指1規定:可啟動補救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將於明天登場,苗栗縣建臺高中卻爆出大包,校方因行政人員疏失,替學生報錯分科考試項目,23人受害,最嚴重恐面臨重考命運。大考中心雖表示,不會為這23位學生破例處理,但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1關鍵,這些受害考生有機會可啟動重大事故應變機制進行補救。 2025/07/10 11:51 生活
建臺高中「報錯」分科測驗考科 23生受害!教育部:不破例處理 【記者王良博/嘉義報導】明天就是分科測驗,但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卻將23位考生的考試科目報錯。對此,教育部主秘林伯樵今(10)日表示,考量考試公平性問題,因此大考中心確定不會開特例。換言之,23位學生恐被迫重考。他也強調,分科測驗報名有多個檢查程序,但都未發現錯誤,校方、學生應該都有責任,後續調查後,一定會對學校做出處置。 2025/07/10 11:45 生活 文教
建臺高中分科測驗集體報錯 疑還漏報數乙!家長團體盼補救機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將23位學生的分科測驗考試科目報錯,大考中心確定不破例處理。家長團體國教行動聯盟今(10)日表示,除了考科報反,還有部分學生是被校方漏報數乙科目,且出包的教師事後立即離職,轉任公立學校,讓學生、家長相當震驚。國教行動聯盟強調,此事嚴重危害升學權益,要求教育部與大考中心給予補救機會。 2025/07/10 11:31 生活 文教
起底|建臺高中原想叫「建中」 80年私校嚴厲出名!60萬拚「台美雙聯學制」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苗栗縣私立名校建臺高中爆出校方疏失,分科測驗集體報錯科目,導致文組的學生沒報名到歷史,反而報考生物;理組學生沒報到生物還要去考歷史,甚至有人連關鍵的數乙都沒報名,讓學生崩潰不已。建臺高中已有80年歷史,過去以嚴厲出名,是不少家長心中的首選,但近年受少子化衝擊,學生人數大減,2023年甚至被教育部警示評估納入「退場輔導私校名單」。 2025/07/10 11:10 生活
建臺高中報錯分科測驗考科 害慘23生!教育處長:把握其他科目 【記者王良博/嘉義報導】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將23位學生的分科測驗考試科目報錯,大考中心確定不破例處理。苗栗縣教育處長葉芯慧今(10)日表示,教育處昨天得知此事,隨即找教育部協助,盼不因學校錯誤影響學生權益,現階段將先穩定學生的情緒跟考試狀況,把握住分科測驗其他沒報錯的科目的分數。 2025/07/10 10:48 生活 文教
建臺高中分科測驗報錯考科 大考中心:多次修正機會都沒提出 【記者王良博/嘉義報導】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將23位學生的分科測驗考試科目報錯,大考中心確定不破例處理。大考中心今(10)日解釋,目前所有考試事務都已準備就緒,倘若臨時新增特定考生的應試考科,將造成闈務及試務的高風險,且報名過程設有多次修正機會,校方均未提出修改,考量公平性仍需依規定辦理,「敬請見諒!」 2025/07/10 09:57 生活 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