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戰士辛苦了!家長關心別踩雷 專家:有完成考試就值得鼓勵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考生們快解脫了!今(12)是分科測驗第二天。諮商心理師建議,家長們可以先以「辛苦了」等正向語句關心,避免劈頭就問孩子「考得怎麼樣?」如每天都有情緒低落、吃不下、睡不好,甚至出現負面言論等,且持續超過2周,應尋求專業建議。

遭遇重大事件的考生 專家:挺過考試就值得鼓勵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今(11)起連2天舉行,共有3萬9190名考生報考。在這段時間,陸續發生如日前苗栗「建臺高中」分科測驗報錯名、因「最佳辯士」遭多校取消錄取資格的楊姓學生等個案,在考試前遭遇重大事件的考生。
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丰說,每個人的狀況不太一樣,外界也不完全知道整個事情的全貌,但如果是以一般的狀況而言,在考試前遭遇較不如人意的事件,應考時的壓力一定會更大,反而要特別關照這些孩子們、給予他們鼓勵,他們在前面那麼大的壓力下都還能挺過來、完成考試,「光這一點就值得鼓勵、就值得嘉獎」。
所以也希望社會大眾,給這樣子的孩子們多一點的空間,藍挹丰表示,考試完了就讓他們有時間休息,畢竟人生很長,不會因為一次的考試不如意,後面就過不下去,但需要給予時間跟空間,讓他們能夠慢慢地安頓自己的身心。

父母真的想知道考試狀況 專家:態度很重要
藍挹丰點出,很多孩子在等待放榜的時候,其實也是很焦慮的,但也因為好不容易撐過了這場考試,應該也會覺得可以放鬆一下,在這兩種情緒的交織之下,有些人不見得會把焦慮、壓力表現出來;同樣的,父母親一定也因為很關心孩子,希望知道考得如何,「但很多時候,關心要看怎麼表達」。
父母真的很想知道成績時,表現出來的態度其實很重要。藍挹丰提醒,避免直接問,「你覺得你考得怎樣?」因為這樣可能會讓孩子不知道要怎麼回答;建議先表達關心,如「辛苦了」、「考試的時候還好嗎?」、「哪個部分你是比較有把握的?」、「有沒有什麼想要分享的?」等正向語句,之後才提到可能比較擔憂的問題,避免造成親子衝突。
聽到孩子考不好 「早就跟你講」是話題地雷
有些家長一聽到孩子可能考得不太好,一著急就會說,「我早就跟你講了,叫你認真唸書」等,其實不太有幫助。藍挹丰表示,相信每個人在考試的時候,都希望自己可以考很好,孩子一定也用自己的方式在準備考試了,畢竟現在已經不是「一試定終身」的時代了,如果結果不如預期的話也沒關係,但要記取這次為什麼考不好、下次可以如何努力,千萬不要馬上就責備。
至於討論的時機,藍挹丰點出,第一個指標是親子關係,如果本來就是很親密、孩子也很願意表達的話,其實早一點問也沒有關係;但如果觀察到孩子有逃避、不願意的情形,就建議等他們準備好,可以告訴孩子,你大概什麼時候你覺得OK,你可以來跟我討論這件事情?因為我也很關心,我想知道你的狀況。」

情緒低落、影響生活長達2周 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藍挹丰提醒,有些學生因為考不好會覺得焦慮、自責、情緒低落等,就會影響到生活作息,如吃不下、睡不著等,家長就要特別注意,尤其青少年比較容易受到人際關係、同儕關係等影響,可能會擔心出門就被比較,考不好就會變得比較退縮,必要時也許可尋求心理師、精神科醫師談談。
藍挹丰表示,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們理解,這一次考試壓力非常大,考不好一定會很擔憂,但是其實人生很長,一次的失敗,不代表以後就沒辦法翻盤,「但一定要先讓自己的狀態是好的,以後想要翻盤才有能力」,所以營養、睡眠、運動、人際相處等都要注意;也要讓青少年知道,可以適度給自己一些鼓勵。
因為面對挫折的能力,都是靠經驗累積鍛鍊的,藍挹丰直言,每一個人需要的時間不一樣,有的人很快就可以恢復,有的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這些都沒有關係,但是要提醒自己,「只要把自己照顧好,只要自己夠健康,未來我們怎麼樣都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