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梁赫群妻突發耳中風!7天驚險救回聽力 3族群風險高

生活 醫藥
2025/05/21 18:15
林芳如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起床突然右耳聽不清楚,像搭飛幾時耳朵悶住竟是「耳中風」,藝人梁赫群的妻子Stacey至今回想仍心有餘悸,起初診所醫師研判耳壓過大,結果服藥次日耳內雜音讓她抓狂,深怕錯過黃金治療期,她當機立斷轉診到北榮,順利恢復右耳聽力。醫師提醒,耳中風好發於長期壓力大、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者,務必掌握黃金72小時治療。

藝人梁赫群的妻子Stacey(左)突發耳中風,經廖文輝醫師(右)治療後順利恢復聽力。北榮提供 zoomin
藝人梁赫群的妻子Stacey(左)突發耳中風,經廖文輝醫師(右)治療後順利恢復聽力。北榮提供

「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好發於40至60歲,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台北榮總耳科主任廖文輝指出,常見於長期壓力大、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者。臨床定義為在三天內,連續三個頻率的聽力喪失超過30分貝,通常為單側發作,約九成患者為單耳失聰,少數為雙側,可能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

廖文輝表示,突發性耳聾常伴隨耳鳴、耳脹、暈眩或失真感,成因至今尚未明確,但多與病毒感染、血液循環障礙、免疫異常、生活壓力及季節交替有關。值得注意的是,突發性耳聾未來五年內罹患腦中風的機率高於一般人,有研究指出其發生率每年十萬人口中約有5至27人會受到影響。

「突發性耳聾務必掌握黃金治療的72小時,不應因自行觀察或猶豫而延誤就診」廖文輝強調,若能在症狀出現後72小時內接受治療,七成患者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復聽力,而自然恢復的機率則介於32%至65%之間,一旦治療延誤超過14天,其療效將顯著降低。

廖文輝提醒,當出現單側耳朵突發性聽力下降、耳鳴、耳內悶塞感、聲音失真,甚至伴隨頭暈與頭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醫師讓Stacey使用遠紅外線聚焦照射內耳(圖中耳罩),以改善耳蝸微循環與代謝。北榮提供 zoomin
醫師讓Stacey使用遠紅外線聚焦照射內耳(圖中耳罩),以改善耳蝸微循環與代謝。北榮提供

47歲Stacey今日以病友身份出席台北榮總記者會分享這段地獄般的心路歷程,她說,某天早上突然右耳聽不清楚,就像搭飛機時耳朵悶住,當晚前往熟悉的耳鼻喉科就診,醫師診斷耳壓過大,結果服藥次日更嚴重,耳朵內的雜音幾乎讓她抓狂,診所醫師建議她盡快前往大醫院。

因家人推薦,她改至其他診所就醫,接受四劑特殊藥物注射後療效不明顯,病情更加惡化,已無法正常吃飯、工作,連日常聲音都變得難以忍受,醫師改變診斷認為可能是耳內某器官損壞,恐怕無法治癒。Stacey與先生陷入極大迷惘與不安,同時嘗試針灸,聽力仍無進展,經噴氣球檢查後認定是耳中風,醫師建議她吃藥30天再觀察結果。

Stacey了解耳中風治療必須搶時間,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終生與耳鳴共存,整個人生會因此改變,當時她極度恐慌,工作與家庭壓力讓她身心俱疲。聽同事提起一名罹患突發性耳聾的網紅經醫師廖文輝治療後聽力完全康復,即轉至台北榮總就診。

詳細檢查後確認Stacey罹患耳中風需住院治療,經治療後右耳聽力甚至比左耳更好,成為少見的特殊案例。Stacey表示,言語難以形容她發病時的痛苦與絕望,至今回想仍是心驚膽顫,如非遇到廖醫師,她的人生將截然不同,對於台北榮總醫療團隊表達最深感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耳中風 # 突發性耳聾 # 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