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冬!7月汽機車零售業營業額衰退19.7% 近4年最大減幅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在傳統民俗月到來之前,汽車市場就已先步入寒冬!受到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台灣車市買氣低迷。根據經濟部發布的最新統計,7月零售業營業額連續四個月呈現負成長,其中又以汽機車零售業受創最深,營業額年減達19.7%,創下近四年來的最大減幅。

經濟部今天發布7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中央社報導,7月零售業營業額為新台幣3884億元,年減3.6%,連續4個月負成長,其中汽機車業營業額706億元,年減19.7%,寫下近4年來最大減幅。累計前7月零售業營業額為2兆7538億元,年減0.8%。
內需基本盤穩健 車市為拖累主因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指出,若排除汽機車零售業,今年前七月的零售業營業額仍有1.3%的年成長,代表整體消費動能並未完全停滯。她表示,如果美國的關稅政策能在下半年塵埃落定,有望讓民眾延遲的耐久財消費重新釋放,進而帶動內需成長。然而,由於目前景氣仍充滿不確定性,要預估全年內需狀況仍有難度。
批發業表現分歧 高科技產業逆勢成長
與零售業的低迷不同,7月批發業的營業額微幅成長0.2%。其中,機械器具批發業在AI伺服器、記憶體與相關電子零組件等新興科技應用的帶動下,業績逆勢成長10.2%。然而,汽機車批發業卻因部分進口車交車遞延,營業額年減18.4%。陳玉芳進一步分析,汽機車批發業營業額呈現月增、年減,主因為車商競賽月強力促銷,帶動批發商對經銷商進貨,至於下游的零售通路是否能馬上接上來,尚須觀察。
餐飲業穩步成長 高價消費仍受景氣影響
相較於其他產業,7月餐飲業表現相對穩健,營業額871億元、年增2.8%。累計前七月餐飲營業額6185億元,成長了3.0%,主要受惠於新產品聯名及各種促銷活動的助力。不過,陳玉芳也提到,景氣的不確定性仍影響著高價餐飲的消費意願。她預估,若能排除這些不確定因素,餐飲業的營收表現將會更好,全年仍可望維持正成長。
下半年展望保守 批發業增幅趨緩
展望下半年,陳玉芳認為批發業雖然可望受惠於AI商機而維持正成長,但成長幅度將會趨緩。主因在於傳產如建材、化學材料等終端需求仍然疲弱,加上車市買氣趨緩以及去年同期基期較高等因素影響。
整體而言,8月批發、零售、餐飲業的營業額預估值,仍普遍處於年減或微幅年增的區間,顯示各產業的復甦之路仍充滿挑戰。預估8月批發業營業額1兆741億元至1兆1068億元,年減1.3%至年增1.7%;8月零售業營業額介於3807億元至3924億元,在年減2.4%至年增0.6%區間;預估8月餐飲業營業額881億元至908億元,年減1%至年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