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立專法!金管會:境外業者也可申請 央行副總裁指穩定幣是貨幣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邀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與央行專題報告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與監理方向。立委吳宗憲指出,國人8成虛擬貨幣交易都在境外,金管會儘管立專法也管不到,應該清楚告訴國人,不要等到人民被詐騙再來罵政府。
彭金隆回應,境外業者若願遵循我國法規,也可提出申請,未來專法上路後,也會規劃類似電子支付業者的信託保管資產機制保障消費者權益。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不是金融機構,但是會用類似的規格監管,有借貸等類似銀行業務的開放,這也是為什麼專法要建立資本適足、消費者保障等機制。
立委賴士葆質詢穩定幣是不是貨幣?央行副總裁朱美麗答詢,穩定幣有支付功能可視為貨幣,有法幣性質但用數位方式來發行。
央行官員補充,穩定幣是由私部門發行的數位貨幣,要符合虛擬資產管理規範,若與法幣1比1掛勾即屬於私部門發行的數位貨幣,屬於代幣化技術。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專法對於穩定幣的定義是一種虛擬資產,可視為「與價值聯結的一種資產」。
朱美麗說,穩定幣可當做是「電子化的新台幣」,但目前國內不會用在一般的支付。立即準備金是以銀行活期存款計提準備金,再加上高品質高流動性的資產保障消費者權益。準備金及高流動性資產加起來是100%,高流動性資產可以是美債,單純現金準備金約10%左右。
央行報告指出,穩定幣可能成為跨境支付,以及台外幣資產兌換工具之一,將研議業者向央行申報資料的作業及規範。穩定幣具支付功能,可能影響現有支付與金融體系,加上可能被濫用於洗錢或詐騙,應適當監管,主要國家已陸續將穩定幣納管。
金管會參考國際趨勢,以洗錢防制及打擊資恐為監理基礎,採漸進強化VASP管理方式,分四階段納管。目前已進行至第三階段,今年9月22日公布9家登記制VASP業者。第四階段將推動VASP專法立法管理,草案已於6月27日送行政院審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