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光復超人」去哪兒 季連成:保安寺急需千名志工裝1萬個沙包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今日(10/6)中秋節是馬太鞍洪災第14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為防止農田淤泥在降雨時再次沖刷至道路和水溝,影響清淤工作,今日工作重點之一是解決農田淤泥覆蓋問題。他指出,由於農田淤泥覆蓋深厚,將請軍方機具把道路兩旁的土堆削成斜坡,再由農業部鋪上帆布(雨布),並用沙包壓住,以鞏固邊坡,防止泥沙隨水流失。季連成表示,今天將動員1000名志工在保安寺裝填防汛沙包,預計裝填總數達1萬個。這些沙包將用於鋪設在農田邊坡上,以確保邊坡穩固。

防堵農田淤土再次沖刷 擬建土堤削斜坡並鋪設帆布
季連成指出,農業部負責處理農田淤泥問題,由於農田覆蓋的淤泥很厚,若下雨可能再次沖刷到道路和水溝,影響清淤工作。為此,將請軍方機具將道路兩旁的土堆削成斜坡,再由農業部用帆布(雨布)鋪蓋上去,並用沙包壓住,以鞏固邊坡,防止下雨時泥沙隨水流到道路和水溝上。他表示,今天將動用1000名志工在保安寺裝填防汛沙包,預計裝填 1萬個,這些沙包將用於鋪在農田的邊坡上,以穩固邊坡。

花蓮洪災釀光復鄉成泥海 2019年新橋斷裂、保安寺遭黑水覆蓋
花蓮馬太鞍溪洪災對光復鄉造成嚴重衝擊。當時重災區佛祖街的保安寺周邊盡成泥海,僅露出建物屋頂,鄰近的第一公墓也被黑色洪流淹沒,墓碑屋頂錯落泥水間,景象駭人。更令人震撼的是,2019年才新建完成、全長452公尺的台9線馬太鞍溪橋,如今橋體已斷裂被洪水沖走,僅剩橋墩孤立溪床。光復鄉多數土地被黑泥覆蓋,呈現了無生機的景象,與未被波及的翠綠稻田形成強烈對比。當地居民心有餘悸地表示,光復鄉從來不會淹水,住了50多年都未曾遇過,但一場洪水在幾分鐘內就讓人措手不及。

堰塞湖溢流奪18命 「超人」總動員
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下午2時50分溢流,6千萬噸洪水沖斷馬太鞍溪橋和長達2公里的堤防,共奪走18條寶貴人命,尚有6人失蹤,災區慘況震撼全國,事後引發來自全台各地的熱心民眾、團體及名人,自備工具響應號召前往災區協助復原,擔任「鏟子超人」、「義煮超人」、「物資超人」、「清溝超人」,光是上周教師節連假3天,就有超過10萬人次奔赴重災區光復鄉協助災後復原重建。

志工大軍十二天內17萬人進出光復站
根據台鐵公司統計,在9月24日至10月5日這 12天內,光復站的進出站人次總計達 357,288人次,其中出站人次為176,504人次,進站人次為180,784人次。這個驚人數字已打破台鐵光復站去年一整年的進出站總和(349,416人次),顯示這12天至少有17萬人次進出車站支援災區復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