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花蓮光復百年古剎保安寺遭泥封 台師大團隊助文物搶救、修復

花蓮光復百年古剎保安寺遭泥封 台師大團隊助文物搶救、修復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在花蓮光復鄉釀災,在地百年古剎保安寺也被泥漿淹沒,寺內許多木雕構件、書畫與神像等文物,因浸水產生裂痕、剝落與霉變等,台師大美術館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與多所大學、專業團隊投入搶救工作,協助災後文物檢測、修復與保存。
光復滿月4|大體修復師三度重返光復 帶著神明託夢的任務

光復滿月4|大體修復師三度重返光復 帶著神明託夢的任務

【記者賴昀岫、林林/花蓮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滿月後,光復鄉仍在復原。這段時間,許多「鏟子超人」、「怪手超人」前來協助,也有專為他們服務的「志工的志工」。不少人由「衷心蓮盟」召集人顏維勳號召、統籌分配;災後三度前往花蓮的他透露,這一次是帶著一項「任務」而來。
馬太鞍溪堰塞湖評估開設便道 盼加速溢流!短中長期處理規劃出爐

馬太鞍溪堰塞湖評估開設便道 盼加速溢流!短中長期處理規劃出爐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9/23溢流,在花蓮光復鄉釀災,後續立霧溪燕子口也形成堰塞湖。目前馬太鞍溪堰塞湖仍難以用工程手段處理,短期內希望沿溪流做出便道,讓人員、機械進入,加速溢流,同時也評估開設便道,讓機具進入的可能性。至於立霧溪堰塞湖,受大理石材質堅硬、落石不斷影響,處理進度較緩慢,持續進行刷坡與開設導流水道作業。
光復滿月2|光復街頭靜悄悄 他喊到嗓子啞只為提醒志工一件事

光復滿月2|光復街頭靜悄悄 他喊到嗓子啞只為提醒志工一件事

【記者賴昀岫、林林/花蓮報導】災後滿月走在光復街頭,沒有前幾週的熱鬧氛圍,小鎮似乎回到了日常,但藍色鐵捲門上的水痕,仍像一道大自然留下的傷疤。 談起這一個月陸續前來的志工,當地居民詹前洲印象最深的是「志工太多了」。他回憶,曾有人在小山貓後面差點被撞到、怪手迴轉時也差點把人打飛。他理解大家都想幫忙,但人員安全與作業順暢同樣重要——那陣子他喊到嗓子都啞了,還反被司機罵,只能無奈提醒想盡一份力的志工們:「注意安全,遠離大型機具。」
光復滿月1|保安寺董事長紅了眼眶 讚季連成「阿莎力」一句話讓他安心

光復滿月1|保安寺董事長紅了眼眶 讚季連成「阿莎力」一句話讓他安心

【記者賴昀岫、林林/花蓮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釀災滿月,當地信仰中心「保安寺」董事長藍洋向《知新聞》娓娓道來這段經歷,一度紅了眼眶,因為在光復土生土長的他,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原本翠綠的稻田,如今被大片的灰色泥沙淹沒;廟裡的藏書也毀於洪荒。 在災後第3天,藍洋終於能進到廟裡。那天,他爬上3樓向菩薩哭訴,祈求佛祖庇佑光復鄉盡快恢復生機,並感謝各界超人的熱心協助;他也難忘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委季連成的協助,對方曾豪爽告訴他,「你把廟顧好,其他工作我們軍人來做就好」,盛讚對方很「阿莎力」。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