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直擊2|光復街頭靜悄悄 他喊到嗓子啞只為提醒志工一件事

【記者賴昀岫、林林/花蓮報導】災後滿月走在光復街頭,沒有前幾週的熱鬧氛圍,小鎮似乎回到了日常,但藍色鐵捲門上的水痕,仍像一道大自然留下的傷疤。
談起這一個月陸續前來的志工,當地居民詹前洲印象最深的是「志工太多了」。他回憶,曾有人在小山貓後面差點被撞到、怪手迴轉時也差點把人打飛。他理解大家都想幫忙,但人員安全與作業順暢同樣重要——那陣子他喊到嗓子都啞了,還反被司機罵,只能無奈提醒想盡一份力的志工們:「注意安全,遠離大型機具。」
詹前洲是大體修復志工團體「衷心蓮盟」的成員,幾年前和太太一起搬回對方的老家光復,這次更幾乎從第一天起就沒有缺席地投入志工行列。由於當地信仰中心保安寺受損嚴重,他前期到廟裡幫忙鏟土、現場文物與神像處置協助等,後期則到保安寺的志工教室幫忙,發放物資和便當。
這個月有許多志工,在社群媒體上互相號召前來光復幫忙,不少居民也向他們表達感謝,保安寺董事長藍洋也說,光復鄉大部分居民為長者,很感激熱心的鏟子超人們。


當地志工提醒:注意安全、遠離大型機具
不過,另詹前洲印象特別深的,卻是「志工太多了」,網路上有很多人一直叫志工來,但卻不見得都有注意到安全問題與作業順暢,例如山貓在鏟土時,志工站在機具後方、差點被撞到,還有怪手在迴轉時,差點把人打飛。
「我那時候在2樓,喊到嗓子都啞了」甚至還被機具司機罵,他認為,這麼多土還是機具先挖,沒辦法到的地方才由志工協助。
接下來的光復節連假,可能又會有許多志工前往光復,詹前洲呼籲,「注意安全,遠離大型機具」,不然司機是真的看不到,一但沒有注意到,被撞到可能連命都沒了;明白志工們也想盡一分力,但還是要在注意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149年保安寺逢水患 急缺神像修復志工
建廟149年的保安寺算是古蹟,但很多在這次水災中都損毀,詹前洲無奈表示,很多古蹟被移到戶外後,很多人拿沖洗機直接噴,看到時已經來不及,還有些木材文物,已經自然陰乾搬到室內,又被搬到戶外噴水,希望有意幫忙的志工們,還是可以先詢問;還好有台師大師生團隊協助修復,而神像修復志工同樣稀缺,希望有相關技能的人員能踴躍加入。

當地信眾:佛祖顯靈護佑而「引水入寺」
保安寺董事王理忠則表示,許多受損神像已被請到志工教室安置,也有民眾前來參香。他聽聞一些信徒說法,第一波洪水時保安寺並未受影響,但第二波洪水卻全淹入寺內,地方信眾相信是佛祖顯靈、為守護居民而「引水入寺」。
王理忠並表示,明年是保安寺建廟150周年,原本都規劃了擴大慶祝活動,現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只能盡量趕看看能恢復到什麼程度,同時也把部分神像送到北部修復;另外,目前急缺重建基金,也希望各界能予以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