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人力流向醫美!六大工會盼調薪扭轉困境 籲衛福部長表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行政院日前宣布明年軍公教不調薪,六大醫療工會聯合表達不滿與遺憾,今日(9/5)呼籲政院及各黨立委能在接下來的預算會期懸崖勒馬,確立公立醫院調薪方針,否則加速醫院人力流向診所及醫美產業,惡化醫院照護量能及眼下臨床經驗難以銜接困境,同時希望衛福部長石崇良及新任內閣明確表態及有所作為。 2025/09/05 20:13 生活 醫藥
醫界齊心致敬衛福部長邱泰源 細數6大貢獻與典範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行政院今日揭曉內閣改組名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將接掌衛福部部長,現任部長邱泰源確定下台,醫界晚間特別公開向邱泰源表達最高的肯定與誠摯感謝,細數從長照、健保永續與制度改革、癌症防治、醫護人力改革、分級醫療與社區照護,到國際醫衛外交與青年培力,邱泰源留下的貢獻與典範將長遠影響台灣的醫療發展。 2025/08/27 21:36 生活 醫藥
三班護病比入法只聞樓梯響 邱泰源:用獎勵水到渠成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長邱泰源昨被問到雙和醫院急診公告時,一句「我們馬上去了解,一定不容許有違法的事情發生」,引發醫界炸鍋;他今(17日)受訪時提到,該院確實是急診重鎮,公告是為了舒緩人力。 至於整體護病比入法與達標狀況,邱泰源表示,三班護病比採先達標先獎勵方針,「如果醫院都能夠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法制化自然而然就會水到渠成」,尚未達標的則要多給一點時間;而雙和醫院護病比確實未達獎勵標準,預計今年8月會達標。 2025/08/17 16:42 生活 醫藥
急診無護病比規定!衛福部長卻要查 護師工會轟講幹話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雙和醫院昨日一早不到8時,急診待床63人,同仁為顧及就醫病人權益,遂張貼公告「本急診目前護病比1:13」,引來衛福部長邱泰源說要調查。雙和醫院今日下午再次澄清,急診醫護並無護病比之計算,目前本院急診護理人力符合需求標準,然近期急診壅塞,除就醫人次爆量,也與留觀、候床病患人數居高不下有關。 2025/08/16 18:35 生活 醫藥
雙和醫院急診壅塞!本周滿床22次 創新北醫學中心之最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雙和醫院昨日(8/15)一早不到8點,急診待床人數63人,因此張貼公告建議不耐久候者至附近的台北慈濟或永和耕莘醫院,引發熱議。雙和醫院今日表示,近期急診周間待床人數超過60人以上,本周通報消防局滿床次數已達22次,乃新北地區醫學中心壅塞之最,盼民眾體諒醫護同仁之辛勞。 2025/08/16 13:00 生活 醫藥
護病比未達標醫院2成是部醫 今年續加薪、擴編公職護理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首波「三班護病比達標醫院獎勵名單」,全台27家醫院未達標,其中6家是部立醫院,醫福會今日(7/8)表示,2023年和2024年先後加薪4%、3%,今年會持續加薪3%,同時擴充公職護理師名額,已跟行政院申請擴編529個名額。 2025/07/08 13:42 生活 醫藥
醫療工會轟拒見基層「期中考0分」 邱泰源:珍惜第一線聲音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多個工會團體今天向衛福部發出怒吼,痛批衛福部長邱泰源屢次拒絕與工會協商,且對三班護病比入法、醫事人力基準修法等6大評鑑項目均「不及格」。邱泰源強調,「並沒有取消」,承諾每3個月會定期開會、3天內訂出明確的對應窗口,預計8月舉行下一次會議,並由工會訂定日期。 2025/07/02 17:28 生活 醫藥
27家醫院護病比未達標 專家:回歸護理師不足根本問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今日(6/25)公布首波「三班護病比達標醫院獎勵名單及金額」,全台390家醫院中有27家未達標,約占7%,不過,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直言,許多醫院為了達成護病比標準,減少開床數,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開床狀態,這還是要回歸到護理人員不足的根本性問題去解決。 2025/06/25 20:50 生活 醫藥
護病比獎勵金掛蛋 雙和醫院坦言大小夜未達標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今日公布首波「三班護病比達標醫院獎勵名單及金額」,全台有27家醫院未達標,占所有醫療機構7%,雙和醫院坦言,小夜班和大夜班沒達到衛福部標準,故未獲獎勵,不過強調全日和白班護病比、加護病房之三班護病比均符合規範,除提升薪資及福利待遇外,也推動多項留任與獎勵措施,護理人力逐漸增加中。 2025/06/25 19:48 生活 醫藥
衛福部發首波三班護病比達標獎勵5.47億 林口長庚領4000萬居冠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領錢了!衛福部本月19日發出首筆「三班護病比達標獎勵」5.47億元,達標期間為113年3月至114年3月,共有4家醫學中心獎勵金額超過2000萬元,分別為林口長庚醫院4053萬7963元、高雄長庚2855萬1208元、台北榮總2368萬6531元、三軍總醫院2227萬1987元,發放頻率預計為按季發放。 2025/06/25 13:09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