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類鼻疽風險特高!男子敗血休克 颱風季病例數恐超越去年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加上西南氣流造成中南部多處淹水,上周新增4例類鼻疽病例,其中1名60多歲男疑吸入性感染,敗血性休克在加護病房搶救一周,今日轉入一般病房。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示警,今年累計本土32例類鼻疽為23年同期新高,今年風險特別高,不排除颱風季累積病例數超越去年。 2025/07/29 15:20 生活 醫藥
55-64歲原住民福音 8/1起免費打13價肺鏈疫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 繼去(2024)年1月9日起公費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實施對象新增55-64歲原住民之政策,疾管署宣布,自本(2025)年8月1日起再將55-64歲原住民增列為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13價疫苗)實施對象,也就是,55-64歲原住民將可公費接種2劑肺炎鏈球菌疫苗,此新政策預估將有約7.2萬人可受惠。 2025/07/22 16:21 生活 醫藥
類鼻疽27例創23年新高!丹娜絲颱風後2死 發病5天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豪雨造成類鼻疽疫情升溫,新增6例本土個案均在高雄,其中2例死亡,其餘4例仍在一般病房治療中,疾管署提醒,颱風後一個月內為類鼻疽高峰期。今年累計27例類鼻疽為23年來同期新高,且反常於1至4月就有13例,主因去年下半年接連四個颱風襲台,潛伏期較長的病例於今年初陸續發病。 2025/07/22 14:59 生活 醫藥
丹娜絲災後淹水防類鼻疽奪命 羅一鈞:去年凱米強颱後69例確診13死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有史以來首個從嘉義登陸的颱風丹娜絲肆虐中南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民眾易因接觸汙水、汙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感染登革熱、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腸道傳染病等風險,提醒民眾如需清理家園或外出時務必落實防疫措施,並留意飲食衛生。 2025/07/07 14:00 生活 醫藥
全身搔癢性皮疹3個月 翁皮膚刮屑驚見上千隻疥蟲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7旬翁全身搔癢性皮疹逾三個月,雖曾使用市售濕疹藥膏,症狀卻遲未改善,就醫才知疥蟲惹禍,手掌明顯厚痂,透過皮膚鏡檢查看見典型的蟲隧道,每公克皮膚刮屑就有上千隻疥蟲,傳染力驚人,診斷為「結痂型疥瘡感染」,治療一個多月且家人同步接受治療,搔癢終於明顯改善。 2025/06/18 19:00 生活 醫藥
哈佛蔬菜湯5大好處!植化素人體無法製造 2人類不適合喝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近來正夯的「哈佛蔬菜湯」,營養師高敏敏說,此 為哈佛大學教授推薦的「抗癌蔬菜湯」,4種菜就可以完成好喝且豐富植物素的蔬菜湯。植物素是植物免疫系統,人體無法製造,主要有5大好處,建議三餐中,可以喝碗「哈佛蔬菜湯」;另外也有人製成濃湯版,變換口味。 2025/06/03 13:57 生活
新冠重症8大警訊!14類人風險高 胸悶痛、呼吸喘立刻就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提醒,如有以下8個重症警示症狀任一種,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或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務必立刻就醫,兒童的警示徵象與成人不全然同,家長須多加留意。 2025/05/30 12:15 生活 醫藥
全國21部立醫院加開新冠門診 6/1起每月增924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因應國內新冠疫情快速上升及防範端午連假造成感染風險,全國21家部立綜合醫院自6月1日起加開COVID-19特別門診與夜診,預計每月將增加924診,給予優先看診,週一至週五上午及夜診、週六上午,假日或端午連假可至急診看診。 2025/05/30 10:08 生活 醫藥
立夏養心飲食攻略!中醫師首推苦瓜 冷氣族喝黑蒜雞湯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明天立夏開啟保養心氣最重要的時節,中醫師表示,炎熱天氣加上現代人常熬夜,喜吃油炸、燒烤食物,容易心火旺盛,出現失眠、心悸、便秘、口臭嘴破等狀況,老年人慎防心血管疾病發作。苦瓜和紅色食物,如桑葚、紅西瓜、紅棗、蕃茄都是養心好食材,常待冷氣房、喝冰飲的人可以偶爾喝碗黑蒜雞湯。 2025/05/04 10:00 生活 醫藥
消化不良、便秘竟活化免疫 加劇僵直性脊椎炎病情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約70%的免疫細胞集中於此,腸道功能受損或失衡將影響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一名近六十歲男子因僵直性脊椎炎疼痛不已,長期服用消炎藥物不僅沒改善還日益加重,醫師問診發現男子自小受便秘與消化不良困擾,檢查顯示他的腸道處於高度發炎與免疫活化狀態。 2025/03/23 10:3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