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能源深耕台灣綠能市場 未受國際貿易關稅影響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三地能源表示,旗下各業務發展目前以台灣市場為主,深耕台灣綠能市場,彙聚太陽能發電、儲能、充電及綠電售電業務之一條龍整合服務優勢,整體營運並未受國際貿易戰影響。 2025/04/14 10:22 能源
吳東亮:台電若獲補貼電價應不會漲 朝野要討論凝聚共識 台電若無法獲得千億預算撥補,4月電價調漲壓力大。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台電經營很辛苦,若要調漲電價也無可厚非,但將影響民生和工業用電;若台電獲得補貼,可降低電價調漲的可能性,不過仍須朝野好好討論、凝聚共識。 2025/03/12 16:10 財經 政策法規
電價是否會漲?台電3情境分析 若未獲撥補最壞情況民生用電恐全調漲 電價會前會將在近期舉行,台電推演3種劇本,最佳情境為立法院同意千億預算撥補即可不漲電價,但考量是否能順利撥補仍存在變數,折衷之下,台電內部規劃,若要讓今年不再擴大虧損,住宅、小商店等民生用電恐須全面調漲。 2025/03/08 17:30 財經 產業脈動
遭批錯誤能源政策造成空汙更嚴重 經濟部發6點聲明駁斥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針對有媒體社論批評能源政策一事,經濟部今天指出,社論內容多有謬誤,民主國家政策可受批評討論,但仍應基於事實討論。外界常以火力發電比率批評,事實上,近年來因燃煤與燃油發電比率持續降低,減少發電空污效果高達6成5,難道社論作者認為發電減少空污是錯誤能源政策,而排放更多空污才是正確能源政策嗎? 2025/02/20 18:00 能源
台電財務嚴峻!郭智輝盼國會支持補貼 指台灣「偷走」美國晶片業是誤解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電價議題再度引發關注,經濟部長郭智輝受訪坦言,工業電價去年已調漲兩次,但由於台電財務狀況嚴峻,未來仍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政府的基本原則是不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時確保工業用電仍具競爭力」。 2025/02/13 16:00 財經 產業脈動
遠傳助力全台最大民營天然氣發電廠 首創5G、AI電塔巡檢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亞洲水泥(1102)子公司嘉惠電力為目前為全台最大的民營天然氣發電廠,宣布與同為遠東集團的遠傳電信(4904)合作,率先導入以5G專網結合AI技術為基礎的無人機自動巡檢方案,應用在高壓電塔的輸配電線巡檢。新技術不僅提升巡檢速度和精確度,還能有效降低人員執行高空作業風險,且過程無須斷電,為電力系統的安全與穩定運行提供強而有力的保障。 2024/10/31 09:04 財經 產業脈動
童子賢重申合理電價是必要的! 籲投入更多資源清淤水庫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由總統賴清德親任召集人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晚間落幕,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副秘書長張惇涵於會後記者會進行轉述,其中,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在會中提到合理的電價是必要的,過去台電吸收很多電價,這對台電不是很公平。此外,童也關心水資源,認為政府應該投入更多的資源,清淤水庫、思考讓水庫更有序的作為。 2024/10/24 22:43 政治 黨政要聞
產業電漲!卓榮泰稱仍比鄰近國家低 「核電成本負擔大」一句話打臉藍委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賴政府延續「非核家園政策」,已編列60.2億用於核電廠除役業務,而今年第二次的電價費率審議會昨天再度拍板調漲產業用電電價12.5%,引發工商界反彈,外界擔心推升通膨壓力,藍委也批能源政策錯誤,嗆要凍結核電除役預算。行政院長卓榮泰今重申電價考慮的三個因素,並解釋核電的負擔大,雖然發電成本較低,但是後端處理、除役的隱性成本高,希望除役的過程能夠簡化、安全也能夠節約,這個才是人民的需要。 2024/10/01 17:21 能源
魏哲家身家水漲船高! 獲台積電今年限制員工權利新股825張、市值7.9億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 (2330) 為積極吸引及留才,日前董事會核准發行2024年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共2353張給予高階經理人獎酬,昨公告新股發放細節,其中,董事長魏哲家獲得825張,以昨收盤價957元計算,市值約7.9億元、2位共同營運長秦永沛、米玉傑各獲130張,每人獲得市值約1.24億元。 2024/10/01 08:36 財經 產業脈動
電價審議會9/30登場擬調漲 工商協進會:恐間接造成物價上漲 【記者巫彩蓮/台北報導】經濟部預計於明(30)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擬調漲電價,對於調整電價以及造成的後續影響,工商協進會提出4點看法,認為台電所提方案僅針對工業用戶,不免間接性造成民生物價上漲,壓縮未來央行降息的空間。 2024/09/29 19:01 財經 產業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