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醫住院、台大看診」不是夢!台大醫院招新血駐診北市聯醫紓解急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為了紓解台大醫院急診壅塞壓力,提高病人轉診到北市聯醫,台大院長余忠仁研擬招募新進醫師,定期到聯醫駐診照顧從台大轉院過去的病人,正式實施時間根據醫師招募狀況而定。北市聯醫總院長王智弘對此樂觀其成,若台大醫師能進一步投入病房照護,不僅落實分級醫療也讓病患獲得更及時的照護。 2025/09/18 15:21 生活 醫藥
北榮個別總額沒斷頭!陳威明讚非必要檢查減少 排碳和用電大省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今年擴大全台醫院實施「個別總額」制度,第二季預估點值出爐,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日表示,台北區都很配合,點值算不錯,幾乎沒有斷頭,而且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比如核磁共振檢查量會下降,排碳量和用電量因此大幅減少,有助於健保永續,當然病人安全優先,必要的檢查不會省掉。 2025/09/03 20:21 生活 醫藥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拆第一顆彈 5面向解決急診壅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準衛福部長石崇良是急診醫師出身,今日暢談上任後將優先處理急診長期壅塞問題,從五大面向著手,包括從前端分流病人,強化機構照顧失能者和居家照顧的緊急處理能力,強化大家醫計畫控制好慢性病,實施在宅急症照護、門診可打抗生素和早期出院模式來擴大住院量能,檢討護病比達標獎勵方式。 2025/08/28 20:09 生活 醫藥
石崇良升衛福部長 醫雙手比讚:嚇一大跳、相當期待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長新氣象!行政院本周啟動內閣改組,衛福部部長將由現任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稍早幾乎與媒體同一時間得知訊息,直呼「我也嚇一跳,嚇一大跳」,但認為這個人事安排「非常好」、相當期待,大讚對方資歷完整,推動各項醫療業務的腳步也都相當快速,笑稱「我們醫療機構在後面追趕得還滿辛苦的」,同時也期許他上任後,持續落實分級醫療。 2025/08/27 14:07 生活 醫藥
傳衛福部長邱泰源仍在「保位戰」 他揭問題一籮筐、3大能力不及格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內閣改組在即,經濟部長郭智輝、衛福部長邱泰源屢被點名不適任,前者已以健康因素請辭,後者則被傳出仍在進行「保位戰」、拒絕發出辭職信。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直言,邱現在「問題一籮筐,並不認為他是一個適任的部長」,整體而言的能力、溝通、處事都等都不及格,加上對非醫師職類人員相當不友善,雖日前有多個團體聲援他,「你想這個是他們自願的嗎?我覺得這個是實在不好看。」 2025/08/25 13:46 政治 黨政要聞
雙和醫院「噤聲令」!急診護病比驚動衛福部長 工會憂寒蟬效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 雙和醫院日前因急診待床人數過多,有醫師張貼公告「本急診目前護病比1:13」,驚動衛福部長邱泰源說要調查,但其實急診現行沒有護病比標準。沒想到院方最新公告「禁止張貼未經主管審查通過之任何形式公告」,挨轟原來處理急診壅塞之道是處理提出問題的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憂將現寒蟬效應。 2025/08/23 15:20 生活 醫藥
三班護病比入法只聞樓梯響 邱泰源:用獎勵水到渠成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長邱泰源昨被問到雙和醫院急診公告時,一句「我們馬上去了解,一定不容許有違法的事情發生」,引發醫界炸鍋;他今(17日)受訪時提到,該院確實是急診重鎮,公告是為了舒緩人力。 至於整體護病比入法與達標狀況,邱泰源表示,三班護病比採先達標先獎勵方針,「如果醫院都能夠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法制化自然而然就會水到渠成」,尚未達標的則要多給一點時間;而雙和醫院護病比確實未達獎勵標準,預計今年8月會達標。 2025/08/17 16:42 生活 醫藥
急診無護病比規定!衛福部長卻要查 護師工會轟講幹話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雙和醫院昨日一早不到8時,急診待床63人,同仁為顧及就醫病人權益,遂張貼公告「本急診目前護病比1:13」,引來衛福部長邱泰源說要調查。雙和醫院今日下午再次澄清,急診醫護並無護病比之計算,目前本院急診護理人力符合需求標準,然近期急診壅塞,除就醫人次爆量,也與留觀、候床病患人數居高不下有關。 2025/08/16 18:35 生活 醫藥
雙和醫院急診壅塞!本周滿床22次 創新北醫學中心之最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雙和醫院昨日(8/15)一早不到8點,急診待床人數63人,因此張貼公告建議不耐久候者至附近的台北慈濟或永和耕莘醫院,引發熱議。雙和醫院今日表示,近期急診周間待床人數超過60人以上,本周通報消防局滿床次數已達22次,乃新北地區醫學中心壅塞之最,盼民眾體諒醫護同仁之辛勞。 2025/08/16 13:00 生活 醫藥
輕症衝醫學中心恐再變貴 台大醫院長:未必改善急診壅塞主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為了改善醫學中心急診壅塞再出招,預計今年底前試辦「假日急症中心」,專門處理輕症病人。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認為概念很好,不過坦言75%輕症患者治療後就讓他們回家,剩下25%重症需要住院的病人才是急診壅塞主因,而且民眾很難自我判斷是輕症或重症,再調高輕症直衝醫學中心的部分負擔,需要眾人的智慧。 2025/07/26 16:22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