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解決兒科困境!專責醫師制度延長至6歲 石崇良估百萬童受惠
出版時間:2025/11/08 19:44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自2023年全面推動,提供0到3歲幼兒整合性照護,目前覆蓋率已達65%,衛生福利部部長石崇良今日表示,未來這項制度會延長至6歲,預計超過 100 萬名兒童受惠,支付制度也從「論量計酬」改為「價值支付」,可保障兒科醫師的穩定收入,讓他們更專注於孩童的健康管理與預防工作,而非僅治療疾病。
衛生福利部自2023年起於全國22縣市全面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幼兒專責醫師提供0-3歲幼兒的照護需求、疾病預防及健康促進等服務,家長可選擇在有參與計畫的基層醫療院所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就能夠讓專責醫師來擔任寶寶的「醫療管家」。
少子化加上預防保健做得好,孩子健康,兒科看診量越少,導致兒科醫師收入不穩、人才流失。為了解決兒科困境,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在「2025台灣醫學週」進行專題演講時表示,「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目前覆蓋率已達 65%,迴響良好,未來將延長至6歲,讓孩子在成長過程持續有一位如大天使般的專責醫師陪伴,擴大至 0-6 歲後,預計超過 100 萬名兒童受惠。
石崇良說,有別於成人家庭醫師計畫著重慢性病,兒童專責醫師更重視健康習慣的養成、預防保健、營養與健康促進,以應對青少年肥胖等問題,從源頭預防未來的慢性病。此外,兒科醫師照顧0-6歲孩子,健保支付將從原本「按服務件數計酬」改成「價值支付」。
石崇良進一步解釋,盼保障兒科醫師的穩定收入,讓他們更專注於孩童的健康管理與預防工作,而非僅治療疾病。
近來因為補充保費改革遭外界批評衛福部政策走太快,但石崇良表示,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變化,醫療人力面臨嚴峻衝擊,又進入超高齡與少子化社會,挑戰就在門口,「每天看著那些數字,真的睡不著覺」,「如果不設法用創新的方式迎戰,對下一代真的沒辦法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