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小島醫師1|風城之子銜軍命駐菊島 三總醫吳聲政讓澎湖人「在島」善終

小島醫師1|風城之子銜軍命駐菊島 三總醫吳聲政讓澎湖人「在島」善終

【記者賴昀岫、梁建裕、陳卓邦/澎湖報導】「澎湖打工渡假,急診支援招募中」這是今年網路熱門的徵醫啟示,也點出離島醫療的現實。發文者,是41歲的三總澎湖分院內科主任吳聲政。《知新聞》記者聯繫多時找到他,從風城銜軍命到菊島,對這塊不是他外婆的澎湖灣產生感情,從起初無奈到「帶妻小留島8年」。 他的啟蒙恩師、三總小兒內分泌權威朱德明醫師說,吳聲政是澎湖三總第一位,願意留下來的血液腫瘤科醫師。朱德明在澎湖分院長任內規劃安寧病房,得意門生吳聲政接棒。朱醫師說,這讓澎湖鄉親不用再像他父母那樣,遠赴台灣就醫,最後只能以骨灰罈形式回家。 在小島行醫,吳聲政成為非典型醫師——在臉書貼文、拍影片進行衛教,開設LINE群組,即時回答病人與家屬問題,也推動居家安寧、親自家訪,讓家屬揪感心,病人感動稱讚他是「最帥醫師」。一個風城之子,每日寫下對澎湖的留念。吳聲政受訪時自介:「我來自新竹,風很大,但我發現澎湖的風,是非常大。」一語道出他蹲點澎湖的篤定。
獨家專訪|捐啦!捐啦!我爸遠行當大體老師 父女重逢等5年「她穿水藍洋裝淚送行」

獨家專訪|捐啦!捐啦!我爸遠行當大體老師 父女重逢等5年「她穿水藍洋裝淚送行」

【記者林志青/桃園報導】「爸爸,我今天特地穿了很漂亮的洋裝,因為在您生前的時候,我知道您最不喜歡我們這樣邋邋遢遢的」。44歲的朱瑞荷,父親於5年前因血癌離世,奉獻為長庚大學大體老師,直到今年6月任務完成火化,朱瑞荷再次和父親重逢,特地穿著水藍色碎花洋裝含淚送行。她接受《知新聞》專訪,細數過往父女情,也感謝父親除了養育之恩,還以自己的身體讓更多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奧妙,盼他們未來成為良醫,醫治更多病患,父親的身教,「一輩子不可能忘記」。
連醫師的最後一堂課「不想變形離開」 愛女憶台大安寧終點前20天

連醫師的最後一堂課「不想變形離開」 愛女憶台大安寧終點前20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爸是一個要瀟灑、要帥氣的人」,演奏家兼作家連純慧談起父親,這位面對惡疾時對自己寬容、也對家人溫柔的「連醫師」,眼神中是同樣的柔軟;爸爸長期在自己的中醫診所宣導安寧緩和與器官捐贈等議題,死亡也從不是成長過程中的禁忌話題,父親曾說,如果有一天面對惡疾就不要再急救、「一根管都不准上」,所以他台大安寧病房最後10天自己決定自然停止進食,走的前一天還洗了一次澡,「像他自己想要的,漂漂亮亮、乾乾淨淨的。」
台大醫院安寧病房陪上萬家庭走過「人生尾路」 非癌病人使用率低仍有2點待突破

台大醫院安寧病房陪上萬家庭走過「人生尾路」 非癌病人使用率低仍有2點待突破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大醫院創院邁入130年,更是首家設立緩和醫療病房的公立醫院,迄今已陪伴超過一萬個家庭,走過人生最後一段充滿愛與尊嚴的道路;不過目前失智、肝硬化等「非癌病人」的臨終前安寧療護利⽤率仍低,是需要進一步努力的對象,包括其他科別的醫師界定何謂「末期」,以及家屬的觀念接受度等。
人終究難逃一死 吳明賢談善終:預立醫囑並非放棄急救權利

人終究難逃一死 吳明賢談善終:預立醫囑並非放棄急救權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人終究難逃一死,「生死兩相安」可謂是最佳境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認為,目前的社會氛圍對於死亡話題,多半仍寄託於信仰,非相關領域的醫師也可能怕被病人認為「觸霉頭」,而較少主動談及,進而反應在不到1%的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率,應透過正確的善終教育傳達,緩和醫療並非一需要急救就啟動,而需要符合非常多的前提。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