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小島醫師1|風城之子銜軍命駐菊島 三總醫吳聲政讓澎湖人「在島」善終

出版時間:2025/11/12 07:00 (更新時間:2025/11/12 11:00)
生活 醫藥
梁建裕 文章
Albert 文章
賴昀岫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賴昀岫、梁建裕、陳卓邦/澎湖報導】「澎湖打工渡假,急診支援招募中」這是今年網路熱門的徵醫啟示,也點出離島醫療的現實。發文者,是41歲的三總澎湖分院內科主任吳聲政。《知新聞》記者聯繫多時找到他,從風城銜軍命到菊島,對這塊不是他外婆的澎湖灣產生感情,從起初無奈到「帶妻小留島8年」。

他的啟蒙恩師、三總小兒內分泌權威朱德明醫師說,澎湖本來沒有化療醫師,吳聲政是第一位願意留下來的血液腫瘤科醫師。朱德明在澎湖分院長任內規劃安寧病房,得意門生吳聲政接棒。朱醫師說,這讓澎湖鄉親不用再像他父母那樣,遠赴台灣就醫,最後只能以骨灰罈形式回家。

在小島行醫,吳聲政成為非典型醫師——在臉書貼文、拍影片進行衛教,開設LINE群組,即時回答病人與家屬問題,也推動居家安寧、親自家訪,讓家屬揪感心,病人感動稱讚他是「最帥醫師」。一個風城之子,每日寫下對澎湖的留念。吳聲政受訪時自介:「我來自新竹,風很大,但我發現澎湖的風,是非常大。」一語道出他蹲點澎湖的篤定。

對許多澎湖患者來說,吳聲政是他們心中最信任、最優秀的醫師。陳卓邦攝 zoomin
對許多澎湖患者來說,吳聲政是他們心中最信任、最優秀的醫師。陳卓邦攝

澎湖盛產仙人掌,帶有堅強、希望、溫暖與熱情的意象;就像駐守離島的醫師們,靜靜守護著一方居民的健康。《知新聞》透過系列報導,呈現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內科主任吳聲政的醫療日常,記錄他在小島上耕耘的身影與信念。

風城孩子到菊島行醫

病患口中帥氣又親切的吳聲政,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41歲已官拜中校主任,曾任三總血液腫瘤科總醫師與資深住院醫師,專長血液、腫瘤內科、安寧醫學等,現任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內科主任。

從醫學中心走入離島基層已邁入第8年,親身體驗離島醫師人力吃緊,曾在臉書文章感嘆「不是我想做,是沒人留在澎湖」,近期更分享「澎湖打工渡假」招募貼文,向全國醫師招手,希望補足急診人力、減輕當地醫療負擔。

他接受《知新聞》專訪直言,澎湖分院的問題是,每一位醫師可能都來一兩年,知名度沒辦法打開,病人的黏著度比較差。很多他照顧很久的病人,會不斷地問他什麼時候要離開。

服役16年的他給的答案是,再服務4年,想在軍旅生涯滿20年後先退伍,然後繼續在澎湖服務,60歲之前好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現在擁有喜歡的生活,就不想回到台灣的醫學中心,「我習慣了,我也不想走了。」

吳聲政已在澎湖服務8年,守護當地血液腫瘤與安寧緩和病人。陳卓邦攝 zoomin
吳聲政已在澎湖服務8年,守護當地血液腫瘤與安寧緩和病人。陳卓邦攝

老師經驗談、太太默默支持 成為紮根底氣

在澎湖扎根,除了醫療工作,生活挑戰也不小,租屋、托育、門診節奏一步步上軌道後,真正考驗醫師家庭的,是耐不耐得住中秋到清明那段時間,每天跟刮颱風一樣的東北季風,以及對島上教育資源的信心。

這也曾是吳聲政的煩惱,啟蒙老師朱德明曾打算租屋不收錢,還以自己一路從馬公國小唸到馬公高中,最後考上醫學院的生命經驗,告訴後輩們「可以安心留在澎湖」。

支持吳聲政在島上常駐多年的,除了朱德明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太太的尊重和默默支持。聊起到澎湖第一年快結束時,太太隱約知道他想再留一年,也以為他會和其他前輩一樣只留2年;但他不想就這麼放棄剛站穩的舞台,也不忍病人又要重新熟悉醫師,所以想著待3年以上。「這是我幸運的地方」,因為太太很多時候都是尊重他的意見、默默支持,兩人也一起在島上迎來第2個孩子。

澎湖三總內科主任吳聲政(右)形容,朱德明(左)是他的「澎湖啟蒙老師」。陳卓邦攝 zoomin
澎湖三總內科主任吳聲政(右)形容,朱德明(左)是他的「澎湖啟蒙老師」。陳卓邦攝

腦癌患者:「有像這樣的醫師,對澎湖人來說是一種福音」

貼身採訪這天,10月初的澎湖午後,暖陽懶懶地趴在車頂,吳聲政和2名護理師,準備前往居家安寧個案家中探視。

第一戶是肺癌轉移至淋巴及腦部的劉先生。吳聲政就像見到老朋友般,熱絡地和他打招呼,發現臉變腫了、體力變差了,就馬上告訴一旁的護理師要調整劑量;看到電視上播放著國際新聞,還會打趣詢問對方,「你怎麼看CNN啊?你平常都看CNN喔? 」甚至也相當尊重對方的意願,詢問能否接受訪問。

「吳醫師是澎湖最優秀的醫師,我可以這麼講,我最信任的醫師」,劉先生大讚,吳聲政做事面面俱到,會幫病人想很多,有像這樣的醫師,對澎湖人來說是一種福音。他回憶,先前出現吐血、咳血等症狀時,吳醫師也安慰他,「不急,是正常反應」。

爸爸會一直問「主任要來了嗎?」

劉先生的女兒接受《知新聞》訪問時提到,爸爸在65歲那年確診肺癌,至今已抗癌近4年,並在今年8、9月時開始覺得走路姿勢怪異,一檢查才發現右腦長了腫瘤,腦水腫才影響步態,所以跟醫師討論居家安寧,至少讓父親沒有這麼痛苦。

劉小姐回憶,爸爸一開始在台北三軍總醫院接受治療,回到澎湖給吳醫師看診3年來,覺得對方很有親和力,且有問題或藥物用罄,在LINE群組就能得到解釋和回覆,加上父親很信任吳醫師,所以家屬希望他不要讓病人知道太多而影響心情,吳聲政也都配合家屬。

「所以他很喜歡吳醫師來」,劉小姐說,爸爸甚至會一直問「主任要來了嗎?」,加上不用常常跑醫院,在家有醫師來他就很開心,「不過我們沒有讓他知道是居家安寧,讓他能開心地過每一天。」

吳聲政(左)和患者互動熱絡,還會問對方「你平常都看CNN喔? 」陳卓邦攝 zoomin
吳聲政(左)和患者互動熱絡,還會問對方「你平常都看CNN喔? 」陳卓邦攝

「吳醫師超好,他們整個團隊都超好」

另一位失智臥床奶奶的媳婦黃小姐則說,婆婆因為髖關節受傷沒辦法自由行動,導致身體愈來愈差,因為有吳醫師和團隊的用心照顧,問題幾乎都能馬上得到協助,也觀察到婆婆接受居家安寧後,不像今年4月住院時那麼焦躁,家人也比較放心,「吳醫師超好、他們整個團隊都超好,給他2個讚」。

很多澎湖人會在台灣醫學中心接受長期治療,到了生命尾聲才選擇回到故鄉。安寧療護正是最適合的方向,以讓病人免於身心靈痛苦、解決症狀為主,而非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這也是安寧醫師與其他科別最大的不同。

「輕輕的治療」減輕患者痛苦 也安家屬的心

吳聲政到澎湖服務後,病人有了在當地接受癌症治療的選擇,可以省下去台灣繞一圈的時間;不過,當發現癌症時,仍鼓勵病人先到台灣走一趟,透過儀器先發現、解決問題,真的不能解決且疾病進入尾聲,再用直升機後送回到澎湖。

「有時候不是病人想治療,是家屬想治療」吳聲政說,當醫師評估已無法治療時,若家屬仍有意願,他會配合給予「輕輕的治療」,也就是緩和治療,雖不一定能改變病情,但能止痛、止喘,讓患者減輕痛苦,也讓家屬心安,那他覺得這個治療都是有意義的。

吳聲政說,止痛、止喘治療等措施,是讓接受安寧療護的病人,活得更有品質的方式。陳卓邦攝 zoomin
吳聲政說,止痛、止喘治療等措施,是讓接受安寧療護的病人,活得更有品質的方式。陳卓邦攝

朱德明擘劃安寧病房 得意門生吳聲政接棒

吳聲政的老師、曾任三總澎湖分院長的朱德明,如今仍每兩周飛回家鄉看一天診,師徒兩人同在診間受訪,朱德明說,他飛一趟澎湖,可以有20-30個家庭,不用跑到台灣檢查。這些負擔對病人家庭太殘忍,「尤其我們澎湖人的落葉歸根思維,永遠沒辦法改變」,這也是他在院長任內,擘畫安寧病房的契機,也才有吳聲政的接棒,讓澎湖鄉親不用像他父母那樣,遠赴台灣就醫,最後只能以骨灰罈的形式回家。

「像聲政他不是澎湖人,這就更難得」,朱德明表示,身為血液腫瘤科的吳聲政能留下,至少前無古人,繼續下去當然是源遠流長,對當地幫助很大,尤其安寧醫療的延續,真的能強烈呼應澎湖人落葉歸根的念想。

幫癌末病患辦生前告別式

吳聲政曾幫3個末期病人做過生前告別式,其中一位是40歲罹患大腸癌的女性。患者在台灣已經接受過很多的化、放療,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就想回澎湖做緩和醫療,所以一到門診就告訴醫師,想住在安寧病房。

經過一天天的巡房,也慢慢了解患者的家庭關係,當時大概是6-7月,也是患者3名未成年子女各自的畢業季。「他們對於媽媽離開,會不會非常難過?」吳聲政回憶,當時因這樣的念頭,便與病人的先生及姐妹討論,決定在院內為病人舉辦生前告別式。

吳聲政曾幫3個末期病人做過生前告別式,其中一場以「人生畢業典禮」為主軸出發。吳聲政提供 zoomin
吳聲政曾幫3個末期病人做過生前告別式,其中一場以「人生畢業典禮」為主軸出發。吳聲政提供

安眠藥幫著安寧病人 睡得著、睡得好

為了讓接受安寧療護的病人,可以活得有品質,吳聲政說,臨床上通常會視病人的症狀,給予止痛、止喘治療,或者像這位患者一樣,因為太痛了,所以開立安眠藥,讓她在該睡覺的時間,可以睡得著、睡得好。

止喘治療,有物理方式和藥物方式,吳聲政說,前者會教導家屬使用電風扇,或開冷氣加電風扇,讓個案覺得面前有空氣的對流感,可以幫助止喘,藥物則如嗎啡、類固醇、支氣管擴張劑等協助舒緩;止痛則依照「疼痛三階梯」原則,給予癌症的病人中度的類鴉片藥物,如嗎啡等。

吳聲政回憶,患者在承受痛苦時,表達想和先生拍婚紗的想法,醫療團隊透過止痛針,圓滿完成了患者的願望;後來也邀請了親朋好友、播放病人的影片,引導他們做道謝、道歉、道愛以及道別的「四道人生」,並著重在小孩跟媽媽,在「人生畢業典禮」的道別,後來病人離世了,家人其實有回饋說終於不痛了,「這些感謝讓我覺得做這事是有意義的。」

長年穿梭於生死之間,也悄悄改變了吳聲政對人生的看法。看過太多年輕患者離開,他預估自己大約在60歲時,或許也會開始面對病痛與老化;在那之前,他想好好過想過的生活——及時行樂、把握當下。不追逐醫學中心的功成名就,這是他給自己開出的生命處方箋。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看更多:

小島醫師2|醫生也能打工度假 澎湖的海召喚!10名來問3名留

小島醫師3|在海的彼端行醫 吳聲政常被問:醫師你今年會不會走

小島醫師4|兩代醫師澎湖海風接力 名醫示範馬公國小也能讀到醫學院

小島醫師5|菊島幸福的事!吳聲政8年告白:該讓醫師無後顧之憂留下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澎湖三總 # 吳聲政 # 居家安寧 # 安寧療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