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醫師5|菊島幸福的事!吳聲政8年告白:該讓醫師無後顧之憂留下
【記者賴昀岫、陳卓邦、梁建裕/澎湖報導】「澎湖缺的,是願意留下來耕耘的醫師」,三總澎湖分院內科主任吳聲政點出離島醫療的現況,雖然他很享受這個舞台,但也坦言,當地醫院應該能讓醫師無後顧之憂地留下。
血液腫瘤團隊的2位護理師,一個是回鄉的女兒,一位是嫁來的媳婦,他們眼中的「聲政哥」對病人溫柔,給同仁的則是從工作到生活的全方位關懷。8年來,這名風城之子與團隊在菊島的風中學會紮根,也讓醫療的種子,慢慢在島上發芽。
澎湖盛產仙人掌,帶有堅強、希望、溫暖與熱情的意象;就像駐守離島的醫師們,靜靜守護著一方居民的健康。《知新聞》透過系列報導,呈現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內科主任吳聲政的醫療日常,記錄他在小島上耕耘的身影與信念。
吳聲政來自新竹。醫學生時期,他觀察到外科醫師長時間待在開刀房、吃飯不固定,便當常冷掉;但很多內科醫師都可以準時在餐廳吃飯,確定了自己想走內科。在血液腫瘤科訓練時,常常幫癌症病人換癌症傷口的藥,病人總會給他很多真誠的回饋,就有一位病人,送他2雙工作鞋,並叮嚀他「工作那麼累,鞋子一定要穿好的」。
所有的醫生都需要一個舞台
「人在生病時,往往會特別願意向穿白袍的醫師傾訴」,吳聲政說,那段經歷奠定了他投入血液腫瘤領域的契機;在三軍總醫院的訓練,接受安寧專科的培訓,讓癌症病人從治療到生命尾聲,都能由同一位醫師陪伴,照護更完整。
完成總醫師訓練後,吳聲政先到基層服務,再調派到澎湖分院。「我當時認為,所有的醫生都需要一個舞台」,無論在醫學中心或地區醫院,端看個人能否勝任;對他來說,澎湖既是挑戰,也有更多自主性。
太太默默支持 吳聲政:「這是我幸運的地方」
不過,在吳聲政笑談這段過往的背後,其實曾藏著一段隨東北季風吹來的憂鬱。「我來自新竹,風很大;但是我發現,澎湖的風,是非常大」,冬天每天都霧矇矇的,風沙打在臉上、車門沒辦法開、關車門會發出「碰」一聲,難以適應的天氣,加上家人不在身邊,都讓初到澎湖的日子格外艱辛。
第一年快結束時,太太隱約知道他想再留一年,也以為他會和其他前輩一樣只留2年;但他不想就這麼放棄剛站穩的舞台,也不忍病人又要重新熟悉醫師,所以想著待3年以上。「這是我幸運的地方」,因為太太很多時候都是尊重他的意見、默默支持,兩人也一起在島上迎來第2個孩子。
不喜歡「變」 第3年更篤定想留在澎湖
他接受《知新聞》專訪時透露,自己不是很喜歡「變」的人,剛來的時候對於留下來的心念大概5成,到了第3年就更篤定,因為有學弟可以來接棒但他婉拒,台北的老師們也沒有要求他回去,「我們軍人就是要服從,只要他們沒有要我一定要回去,大概就知道在往後幾年,只要我不說我要回去,他們也不會要我回去」。
留在島上第8年的他指出,如果要維持比較好的品質,理論上每個科別都要有2位醫師,才能互為職務代理。例如他休假時,島上雖有其他內科醫師,「但他終究就不是血液腫瘤科」,化療等治療無法進行,只能維持當下的方向,有更多醫師,醫療品質才會比較好。
澎湖離島缺的,是願意留下來耕耘的醫師
「澎湖離島缺的,是願意留下來耕耘的醫師」,吳聲政說,前院長朱德明、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等都會固定前往看診,知名度能吸引病人,但其他醫師多半只來1-2年,病人黏著度不高,「醫院應該要讓醫師無後顧之憂地留下來。」
吳聲政分享,現在走在路上,會有病人或家屬親切地打招呼,彼此也會口耳相傳,他因此覺得,繼續留在澎湖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如果未來血液腫瘤科醫師非常多,可能就沒有這樣的光環,離開可能就不會是很痛苦的決定,因為如果選擇性很高,要離開就不是問題」。
護理同仁眼中的「聲政哥」 溫柔、盡責的好醫師
腫瘤個案管理師陳乙萱是澎湖女兒,今年7月才回鄉工作。她眼中的吳聲政是很認真的醫師,會傾聽病人的想法,對於治療跟疾病變化,也會給家屬回饋 、同理他們的心情,「在我眼裡他很盡責」;嫁到澎湖11年的林玗萱從吳聲政剛到澎湖就一起共事,「他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醫師」。她們眼中的「聲政哥」,對病人總是溫柔以待,對同仁則給予從工作到生活的全方位關懷。
有醫師願意常駐 「對這裡的人來說很幸福」
林玗萱說,吳聲政來之前,只有衛福部部立澎湖醫院可以做化療,但醫師每2周才會去一次;他來之後開始耕耘,從沒有化療一直到有住院化療,可以減輕病人來回奔波的體力負荷,也對治療更有信心。
陳乙萱補充,每個醫師對於疾病都有不同的判斷,長期換醫師的話,會影響病情的掌握。「有一個醫生願意常住駐這裡,幫這裡的鄉親服務,我覺得是一件蠻好的事情」,且吳聲政能與台北總院無縫整合、協助轉介,可以省去很多鄉親到本島的等待時間,「對這裡的人來說,都是很幸福的事情」。
看更多:
小島醫師1|風城之子銜軍命駐菊島 三總醫吳聲政讓澎湖人「在島」善終
小島醫師2|醫生也能打工度假 澎湖的海召喚!10名來問3名留
小島醫師3|在海的彼端行醫 吳聲政常被問:醫師你今年會不會走
小島醫師4|兩代醫師澎湖海風接力 名醫示範馬公國小也能讀到醫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