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報導獎頒獎 《知新聞》揭急診女醫23年心路歷程抱回特優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2025年台灣醫療報導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知新聞》以「台版機智女醫堅守急診23年」抱回新媒體類特優。今年初發生前所未有急診壅塞,中輕世代醫師醞釀出走,《知新聞》獨家專訪中生代的基隆長庚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廖書晨,分享23年來不改其志的心路歷程,有成就感、也有挫折。
急診是急重症病人最快獲得適切醫療處置的窗口,今年初卻發生前所未有的急診壅塞,不少中輕世代醫師醞釀出走引發外界關注。儘管如此,仍有不少醫師願意留下來,全力守護醫院第一道防線。《知新聞》獨家專訪中生代的基隆長庚醫院急診主治醫師廖書晨,她分享23年來不改其志的心路歷程,有成就感、也有挫折。
根據急診醫學會的急診醫學專科醫師執業狀況調查報告,本篇報導更進一步探討急診科女性主治醫師人數稀少原因,從急診住院醫師到升任急診主治醫師後,男女比例的變化,女醫師為兼顧家庭無奈離開醫院急診科改到診所工作的困境。最後廖書晨也針對健保署的四大改善急診壅塞方針,提出第一線急診醫師的見解。
專訪|半小時救回主動脈剝離吐黑血男 台版「機智女醫」23年就7天想放棄
文字記者林芳如表示,今年初發生台灣前所未有的急診壅塞,在尋找持續堅守急診的醫師過程中,發現急診科的女醫師比例也不多,於是促成這篇報導契機,特別感謝基隆長庚廖書晨願意與我們分享她在急診23年來的心路歷程,以及女性在家庭和工作成就感中抉擇的困境,她自身的因應之道。很開心人物小故事獲得肯定,未來會繼續挖掘重要、有趣的議題。
攝影記者李柏毅說,感謝評審的肯定,也很謝謝廖書晨醫師的信任,才有機會將報導呈現給讀者。台灣面臨的醫療困境已經不是新聞,人力短缺、資源分配不均,甚至遭到家屬或病患暴力相向的案例也時有所聞,但仍有許多醫護人員不只堅守崗位,還抱有對於這份工作的熱忱,廖書晨醫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高壓的急診環境不斷接受挑戰、對中毒解謎依舊充滿興趣,希望這份精神能傳達給在各行各業奮鬥的你們,如果也能稍稍鼓舞辛苦的醫護人員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