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超人醫師2|徐超斌找他接棒 高元嘆:怎麼有人可以做到這樣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沒有我來,誰來?」這是已故南迴診所院長、「超人醫師」徐超斌守護南迴4000多個相親的使命感;接棒的南迴診所暨居家護理所執行院長高元則說,2006年對方第一次問他,「你,有沒有想回來南迴啊?」那年他只是第一年的住院醫師;後來,他在歷經半年的掙扎後決定接棒,那是某個星期五,他把自己關在診所裡、拉下鐵門,看了所有關於徐超斌的紀錄片和書籍,直呼「我真的很敬佩他,但是我也覺得他真的是一個瘋子」,怎麼有人可以做到這樣?
徐超斌生前最大的願望,是在台東大武設立「南迴醫院」,讓居民不再因距離而錯失治療契機;然而,真正的挑戰不在資金,而在人力與永續。南迴四鄉的太麻里、大武、金峰、達仁,登記人口僅約2.3萬、分布極為分散;台北市每平方公里平均有41.82名醫師,但臺東只有0.09名,結構性落差使單點硬體難以長期運作。
如今,徐超斌開啟的路,將由同樣出身達仁土坂部落、曾任奇美醫院急診主治醫師的高元醫接棒,未來團隊將以每週固定門診+機動居醫為核心,致力提升居家醫療與護理的服務量能,並導入居家安寧緩和服務。同時,將持續串聯金峰、太麻里等地,建立「在地護理師—診所—轉診醫院」快速回應鏈,讓偏鄉病人不再被距離阻隔,讓醫療真正留在土地上。
要不要回南迴 曾令高元萬分掙扎
高元坦言「壓力滿大的」,肩上背負大家的期待,尤其每個人都叫他「接班人」。他說,第一次是2006年,徐超斌因中風到奇美醫院住院,當時兩人聊了很多,「他都會跟我說,『你,有沒有想回來南迴啊?』」,當時才是第一年住院醫師的他,根本沒有想這麼多。
到了2024年,高元知道徐超斌生病了,南迴診所需要幫忙,所以他開始支援,期間其實只見過徐2次,但對方在每次閒聊的最後總是問他,「你,什麼時候回來?」但這讓他陷入巨大的掙扎,因為在奇美工作的20年,自己過著很穩定的生活。
「我真的很敬佩他,但是我也覺得他真的是一個瘋子」
當時他每周有2天要回奇美支援。某個星期五,高原本可回到台南去,但他把自己關在診所裡、把鐵門拉下來,一個人開始看徐超斌所有的紀錄片、書籍,「我真的很敬佩他,但是我也覺得他真的是一個瘋子」,想說怎麼有人可以這樣子?
徐超斌的率性,或許是深深刻在骨子裡的。他的同學黃正宗說,在北醫大求學時的徐超斌,就是一個「一個愛玩又帥到不行的傢伙」,大家在教室裡上解剖課、生理課時,他在教室外踢足球,開開心心地用自己的大腿肌肉和骨骼,上自己的解剖生理課,老師點名了才滿頭大汗地衝進教室,假裝在上課。
「那時候大家叫他馬拉杜納」,黃正宗指出,他不是長得很像阿根廷名將,還踢得很漂亮,沒想到當初這個最愛玩的同學,後來變成最有使命感的醫師;奉獻族人的他,卻也在39歲那年中風病倒了,卻仍能笑著跟他說,自己還有右手,可以訓練護理師當他的左手、左右開弓,「心裡面聽了是又感動又心酸,也偷偷的氣這位老同學,真的不愛惜身體」。
幾年前,徐超斌私下打電話給他,說起自己脖子長了一個硬塊,還會流鼻血,想問問他耳鼻喉科的專業意見。黃宗正一聽就不妙,心裡一沉地想著,大概是鼻咽癌,「那通電話超斌講得平靜,可是我知道他心裡面,應該有很多的不安跟失落」。
但,沒多久又看到徐超斌回到崗位,一直堅守到最後一刻,直言使命感跟責任感,真的太令人難以想像的巨大,「沒有我來,誰來?」,黃宗正說,徐超斌活不到60歲,卻活得比誰都精彩,雖然最後南迴醫院沒有蓋成,卻也喚醒各界對偏鄉醫療的重視,認為對方是永遠的「超人醫師」。
「南迴的挑戰,不只是偏遠,而是每一次抵達病人身邊的那一哩路。」南迴基金會董事長李靜蘭說,面對偏鄉資源落差與高齡化挑戰,南迴基金會以「行動醫療系統化、服務可近化、照護永續化」為願景,推動三大未來藍圖,讓醫療從山下走進每個病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