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根1.7公噸!工地鋼梁「如山崩」滑落 25歲吊車司機遭壓身亡初判肇因曝

1根1.7公噸!工地鋼梁「如山崩」滑落 25歲吊車司機遭壓身亡初判肇因曝

【記者盧麗蓮、於維奕/綜合報導】彰化縣芬園鄉今天中午發生一起嚴重的工安意外!一處工地的吊車進行綁梁作業時,鋼梁卻突然滑落,擊中正在操作吊臂的25歲沈姓駕駛。由於鋼樑1根就重達1.7公噸,警消獲報後趕抵現場,動用多項機具才得以將沉重的鋼梁移開,將受困的沈男救出,不過男子被發現時已無呼吸心跳。
重症照護奠基者高國晉逝 衛福部沉痛哀悼「深受敬重的防疫夥伴」

重症照護奠基者高國晉逝 衛福部沉痛哀悼「深受敬重的防疫夥伴」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胸腔重症權威高國晉過世震驚各界,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表示,「沉痛哀悼長年協助防疫工作、深受敬重的防疫夥伴—高國晉醫師。驟聞我們的「高委員」猝然辭世,疾管署上下均難以置信此噩耗。」其講授內容後續彙整成冊為《COVID-19重症照護關鍵紀實》,成為我國重症照護領域的重要參考資料,對提升公共衛生及醫療人員專業能力影響深遠。
59歲胸腔名醫高國晉猝逝 心臟裝支架仍堅守加護病房第一線!長庚醫慟失英才

59歲胸腔名醫高國晉猝逝 心臟裝支架仍堅守加護病房第一線!長庚醫慟失英才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59歲的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系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逝世。長庚醫院今天表示,他專精重症照護領域,在全國急重症及韌性醫療的推展,貢獻良多。「醫界痛失英才,本院同仁深感哀傷。為尊重家屬情緒,先謝謝各界關心,並祈請各界給家屬空間處理相關事宜。」
重症名醫高國晉「辦公室昏厥」猝逝!享年59歲 「抗疫生命勇者」最後心願曝光

重症名醫高國晉「辦公室昏厥」猝逝!享年59歲 「抗疫生命勇者」最後心願曝光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系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20日在辦公室倒地昏厥,被發現時已無呼吸心跳,享年59歲,院方證實此事;重症醫學會對此表達沉痛哀悼,緬懷高國晉對急重症醫療韌性計畫的付出。高國晉溫暖提攜後進,更是台灣重症醫療的領頭人、治療大白肺ARDS數一數二的專家,2003年SARS期間還曾獲「抗疫生命勇者」獎,如今59歲猝逝,讓醫界悲慟痛失人才。
遭公審「草菅人命不配為醫」!神內醫師心寒請辭 聖馬爾定醫院硬起來

遭公審「草菅人命不配為醫」!神內醫師心寒請辭 聖馬爾定醫院硬起來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近日一名肺炎急症入院的病患家屬,在社群平台上發文公審嘉義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葉世彬,措辭強烈稱他「草菅人命、不配為醫」,導致葉醫師心灰意冷而提出辭呈,引發醫界廣泛關注,紛紛發聲力挺,該患者是肺部發炎,本就應轉由胸腔科醫師處理,家屬的不理性發言舉動扼殺醫師專業。事後,聖馬爾定醫院堅定立場,除慰留葉世彬醫師,更決定針對不實指控採取法律行動。而近期急診與神經內科醫療人力嚴重流失,面臨醫療崩壞狀況,健保署今天再度回應提出應對措施。
健保改革|急重難罕人力危機 台大醫院長吳明賢揭不敢正視的事實

健保改革|急重難罕人力危機 台大醫院長吳明賢揭不敢正視的事實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急、重、難、罕相關專科醫師人力短缺日趨嚴重,超高齡化和少子化雙刀流下,兒科、外科首當其衝,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憂心,再不改變健保給付制度避免「不同工卻同酬」,人力危機會更惡化,南韓是最好借鏡,健保長期將財務壓力加諸在醫療照護系統上,重症病人自費比例20%-50%不等,均為我們一直不敢正視醫療投資不足的事實。
9旬嬤膝蓋變形23度 仍忍痛下田工作!「這一招」讓她恢復還能深蹲

9旬嬤膝蓋變形23度 仍忍痛下田工作!「這一招」讓她恢復還能深蹲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長年務農的91歲陳姓阿嬤,雙膝因過度使用導致嚴重退化,甚至痛到無法行走,每周到診所打止痛針,強忍苦痛下田工作,由於阿嬤有三高、心律不整等問題,家屬憂心她是否能承受手術風險,經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跨科合作,先處理心律不整等潛在風險,再分次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讓阿嬤重拾行動自由,不但能下田、深蹲,下個月將準備參加白沙屯媽祖遶境。
遊越南染類鼻疽敗血!壯男截四肢保命 極限復健不放棄

遊越南染類鼻疽敗血!壯男截四肢保命 極限復健不放棄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名40多歲男子去年偕家人到越南著名海島旅遊,曾到海灘游泳戲水,回國後右胸疼痛且發燒,就醫檢查右肺浸潤且有兩處膿瘍,立即手術清創,化驗確診感染類鼻疽桿菌,住院期間病情惡化一度靠葉克膜維生,無奈敗血症被迫截四肢保命。男子遭遇重大打擊仍展現鋼鐵意志,裝上義肢積極復健走出新人生。
方大同病逝!氣胸死亡好發4族群 年輕男不治恐有其他隱疾

方大同病逝!氣胸死亡好發4族群 年輕男不治恐有其他隱疾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金曲歌王方大同對抗頑疾5年不幸病逝,享年41歲,雖然方大同曾因氣胸數度住院,不過醫師表示,氣胸死亡的高風險族群是高齡慢性肺阻塞、肺纖維化、肺癌、使用呼吸器等,年輕男性單純氣胸致死很少見,應該有其他疾病。自發性氣胸好發於高瘦男性,一次氣胸就有六成機會發生第二次。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