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每3人就1人過重 胖童陷「開高走低」身高危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台兒少過重及肥胖率破3成,「小時候胖,長大常常更胖,還會讓孩子來不及長高」醫師表示,肥胖不僅導致性早熟,還會讓骨齡比實際年齡提前1至3歲,生長板提早關閉,長高的「高峰期」反而較短,看似身高先衝刺,卻在10歲後開始落後,最終錯失正常的成長高峰。 2025/09/16 19:53 生活 醫藥
失智非正常老化!台灣長者盛行率近8% 國健署推繪本呼籲社會共同理解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近8%。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逐年持續攀升,國民健康署推出失智友善繪本《途中的光芒》,從失智阿公的視角描繪記憶剝落與家人陪伴,期望社會大眾正確認識失智症,強調「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而是需要社會全體共同理解與支持的重要健康議題」。 2025/09/16 13:20 生活 醫藥
天天宵夜吃泡麵!壯男起床胸口被重壓 心肌梗塞險喪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40多歲彭姓男子平日應酬多、經常熬夜,有高血壓病史卻常忘記服藥,加上幾乎天天宵夜吃泡麵,日前清晨起床時,他突然覺得胸口像被重物壓住般悶痛且頭暈不適,驚覺不對趕緊衝醫院急診,安排緊急心導管手術才撿回一命。醫師直言,高鹽高油的飲食習慣,例如泡麵、炸物,長期下來增加血管負擔。 2025/09/11 18:35 生活 醫藥
9月新制|兩類癌友凍卵、取精最多補助7萬 國中男公費打HPV疫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9月有幾個重大新制,首先是補助18歲至40歲乳癌或血液癌患者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第二個是擴大HPV疫苗公費接種對象至國中男生,第三個是健保放寬PCSK9血脂調節劑給付規定,助攻高血脂治療,第四是健保修訂藥品給付規定,減輕晚期胃腸道基質瘤(GIST)及多發性骨髓瘤病人的經濟負擔。 2025/08/30 15:45 生活 醫藥
「每天都要上班的胖子」減重18公斤秘訣曝光! 國健署計畫3年助42萬人重返健康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就是個每天都要上班的胖子」,公務員趙先生因健檢發現脂肪肝及纖維化,在醫師指導下,透過飯前深蹲30下、喝水補充水分等,再加上騎腳踏車搭配重訓等運動方式,半年成功甩掉18公斤,衛福部國健署「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3年來,由近3100家診所、5200位醫師,陪伴超過42萬名像趙先生這樣的個案邁向健康生活之路。 2025/08/21 15:54 生活 醫藥
有片|28歲保全突心肌梗塞!大驚:30歲同事年初也病發 全因這些壞習慣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年輕人也不能掉以輕心!台中一名28歲謝姓男子,有心肌梗塞家族病史及10多年菸齡,今年6月中旬出現胸悶胸痛,雖嘗試減菸並運動,但症狀未改善。7月初某晚,他在家打線上遊戲時突感劇烈胸痛,連忙騎車載著妻子衝往臺中醫院急診,經檢查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緊急接受心導管手術並植入支架,成功搶回一命。 2025/08/15 15:29 生活 醫藥
衛福部揭40歲以上國人近5成腰圍過粗 一圖看懂怎麼量!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腰圍過粗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更會增加2至6倍!衛福部國健署指出,2019至2023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服務的民眾中,近5年平均超過三分之一罹患代謝症候群,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腹部肥胖情形普遍,不容忽視。 2025/08/07 12:18 生活 醫藥
三高死亡人數超車癌症! 健保下月擴大給付1降血脂藥逾5000人受惠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人死於三高慢性病人數,已超越癌症!健保署長石崇良今表示,9月起擴大給付一款昂貴的第三線降血脂藥「PCSK9血脂調節劑」,第1至5年新增受惠人數為1191人至5005人,新增藥費為1.05億元-4.43億元,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達100以上即可用藥,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5/08/03 14:00 生活 醫藥
40歲撞球名將張榮麟疑心肌梗塞猝逝 醫:留意夏季不尋常手臂痛牙痛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40歲的台灣撞球名將「火雲邪神」張榮麟,昨在印尼猝逝,疑似為心肌梗塞。醫師指出,近年有觀察到年輕化趨勢,可能與三高年輕化有關,加上夏季高溫易因脫水導致血液濃稠、引發血栓,民眾除補足水分、避開中午高溫時段,更要留意胸悶、胸痛等典型症狀,以及不尋常的背痛、手臂痛、牙齦痛等「轉移痛」,一旦不適務必告知他人並盡速就醫。 2025/07/15 11:09 生活 醫藥
國人陷代謝症候群警報! 國健署:加入計畫逆轉三高還可抽獎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20歲以上民眾,每10人有近3人罹患代謝症候群,更是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風等慢性病的遠因,衛福部提醒,民眾做完檢查後要留意健檢報告數據,檢視自己是否已罹患代謝症候群,也可讓醫療院所協助將健檢結果上傳至健保署健康存摺;此外,目前已有5000位醫師加入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成為病人的「專屬健康教練」。 2025/07/10 10:2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