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災民3個月就醫免費 外縣市曾於災區活動也適用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地區及高雄市新興區,健保署宣布,凡屬行政院公告災區範圍內之保險對象,有以下5種情形之一,於受災當月起6個月期間,健保費由政府補助。另外,無論是災區居民或災害發生時在災區活動的外縣市民眾,3個月內就醫,經醫師專業認定係因受災需接受治療,免繳醫療費部分負擔及住院一般膳食費用,只要付掛號費。 2025/07/29 19:44 生活 醫藥
在宅急症照護擴大適用感染症!居家安寧也可用 7萬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去年七月起試辦「在宅急症照護」,讓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肺炎病人可在家或長照機構治療,減少往返醫院,每日至少減少106床的醫院佔床數,有效緩解急診壅塞及病床壓力。該計畫上路近一年成效顯著,健保署長石崇良宣布,今年底前擴大其他感染症也適用,並納入居家安寧收案對象(不限感染症),預估5-7萬人受惠。 2025/07/04 20:00 生活 醫藥
「料鐵哥」爆財務危機!欠稅2千萬允還款卻跳票 4分店設備遭查封拍賣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曾在台中餐飲市場風靡一時,主打「高CP值現場鐵板秀」的知名連鎖餐廳「料鐵哥」鐵板燒,遭爆積欠貨款及員工薪資高達千萬,且長期滯欠包括營業稅、營利事業所得稅、健保費、勞保費及勞退費等多項款項,截至今年6月初,累計未清償總額已高達2536萬5719元,儘管黃姓負責人多次向執行機關表達還款意願,卻屢屢跳票未履行承諾,行政執行署台中分署將依法查封其名下4分店動產並陸續拍賣。 2025/06/10 15:26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癌症死亡降低「先苦後甘」 陳時中:明年醫療費用多一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少子化導致可負擔健保費的人口逐年減少,醫療支出較多的高齡人口愈來愈多,讓健保財務相當吃緊,若要在2030年達到癌症死亡率減少三分之一,行政院長政務委員陳時中認為,明年醫療費用應該要上升多一點,因為擴大公費補助癌症篩檢,篩出來就要治療並搭配健康管理,長期下來反而減少健保支出。 2025/06/07 19:40 生活 醫藥
波波爭議難解!立院未排審醫師法細則 衛福部盼先行後修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福部去年公告修正「醫師法施行細則」,國外學歷採認、遠距教學、見習抵實習時數部分惹議,本土小牙醫點名衛環委員會召委蘇清泉、劉建國不排案審查,形同「縱放波波入關」。立法院今日(6/5)舉行公聽會,依舊各說各話,蘇清泉認為只剩一兩個爭議,未鬆口是否在6/7前排審,衛福部認為實務上沒有放寬,盼施行細則可先行,持續滾動檢討。 2025/06/05 15:31 生活 醫藥
明年漲健保費? 衛福部長:變數多不敢確定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明年度健保總額範圍草案出爐,低推估方案為2.942%,高推估則與去年相同為5.5%,若採高推估總額將達9883.1億,安全準備金將不足1個月,恐需漲健保保費。衛福部長邱泰源今表示,高推估還需進行後續行政處理,變數相當多,健保財源也都會浮動,「現在不敢確定到底會不會需要再補充,但基本上不會需要到調高保費的情況」。 2025/06/05 10:34 生活 醫藥
健保改革|總額協商機制失靈造成對立 工商代表:待結構性改革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台灣全民健保制度自1995年上路,至今已邁入第30年,總額支付制度成為控制醫療支出成長的關鍵機制。然而,總額協商機制的運作是否完善?醫界與付費者代表的角力如何影響健保財務?透過業界代表、健保會委員何語還原健保總額協商的過程以及未來改革方向。 2025/06/04 13:26 生活
林口長庚股利銳減49億元 照樣八連霸最賺錢醫院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今日(5/29)公布2023年全國237家醫院財報,林口長庚儘管股利收入銳減49億元,整體收支結餘56.31億元比前一年銳減37.62億元,依舊八連霸榮登最賺錢醫院。整體結餘排名前十大醫院,長庚醫療體系就包辦4名,台大醫院排名第七,台北榮總排名第五。 2025/05/29 20:55 生活 醫藥
5月報稅季! 中租基金平台教戰投資人必看五大節稅技巧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投資理財觀念普及,基金已成為許多人增加被動收入,或作為長期退休規劃的重要工具,隨著5月報稅季的到來,中租基金平台特別整理五大節稅技巧,協助投資人優合法化稅務結構。 2025/05/08 15:08 財經 股市基金
醫投書國際稱健保瀕崩潰!錯誤百出 台大醫院長:太簡化問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近日刊登一篇讀者投書,指稱台灣健保瀕臨崩潰,醫界熱議其中引用數據錯誤百出。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健保制度確實有些問題但沒有該作者講得那麼不堪,也不該把問題過度簡化。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將正式向《刺胳針》回應與澄清。 2025/04/26 19:0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