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核三廠歸零1|從10大建設榮景到廢核四!47年核能時代終結 供電難題來襲

核三廠歸零1|從10大建設榮景到廢核四!47年核能時代終結 供電難題來襲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屏東恆春核三廠2號機預計2025年5月17日停止運轉、18日凌晨起除役,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核電走過47年歷史,曾占全台發電量逾五成,如今歸零,替代能源是否足夠,成全民關注焦點。《知新聞》規劃專題,帶讀者回顧核電廠從十大建設的驕傲,到核四停建的爭議,在半導體及AI資料中心龐大用電需求下,台灣未來如何穩定供電、避免缺電危機。 搶在核電除役前,立法院2025年5月13日通過《核管法》修正草案三讀,讓法定運轉期40年最長可延長20年。但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修法通過不代表核三廠2號機5月18日後可繼續運轉」,仍需經3年半安全體檢程序。 專家示警,核電歸零後的結構性問題,數據表面看起來供電無虞,實際上夜間風險巨大,加上再生能源發展進度也令人擔憂,原訂2025年達20%目標,2024年卻僅達11.6%,短期要補足廢核後的電力缺口不太可能。
核電歸零3|2奈米製程占高雄用電逾10% 3大產業面臨供電壓力測試

核電歸零3|2奈米製程占高雄用電逾10% 3大產業面臨供電壓力測試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進入AI時代,資料中心成為重要設備,但是耗電也成為最大問題,台電在2024年8月宣布,為確保電力系統穩定與安全,參考新加坡、韓國經驗,透過用電控管,引導用電量5MW以上資料中心,暫定桃園以北地區的資料中心申設,優先至擁有充足再生能源的中南部地區設廠,顯示在AI龐大用電需求下,仍有電力吃緊疑慮。
賴清德回應藍白延壽核三廠 「不可能直接延役、立即重啟」

賴清德回應藍白延壽核三廠 「不可能直接延役、立即重啟」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在野黨團昨推動修改核管法,將核電機組運轉期從40年得申請延長至60年,民進黨主席暨總統賴清德今表示,就算依照新通過的《核管法》規定,核三廠2號機也不可能在未經實質審核下「直接延役」,甚至立刻重啟,任何政策變更都必須滿足3個重要前提。他並語重心長說,「民主的紛爭,需要用更民主的方式來定紛止爭、凝聚共識,讓台灣繼續向前進。」
核能民團抗議 台電:核能大國電價漲更兇

核能民團抗議 台電:核能大國電價漲更兇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核能民團今赴經濟部陳抗,訴求核電延役救台電,台電表示,尊重多元意見,供電穩定應是社會最大共識,若僅以核能作為單一解方,忽視核安、核廢處理與社會共識等現實面挑戰,無助穩定供電,亦非僅靠公投或修法就可解決。俄烏戰爭導致燃料價格飆漲至今才是台電虧損主因,韓、日、法等核能國家無一倖免,電價漲更兇、通膨更嚴重、預算補更多。
核三2號機5月依法除役 台電:已規劃近500萬瓩新機組接棒

核三2號機5月依法除役 台電:已規劃近500萬瓩新機組接棒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外界關心核三廠2號機除役後供電,台電昨表示,核三2號機下個月除役,並非這個月才知道,40年運轉期限早在2002年《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立法時就已確定,也因此已規劃今年將有近500萬瓩。台電再掛保證,大型燃氣機組陸續加入供電行列,加上再生能源、抽蓄水力及負載管理等調度手段可確保穩定供電無虞。
核三廠5/17將除役!卓榮泰要國人安心 「2032年前供電無虞」

核三廠5/17將除役!卓榮泰要國人安心 「2032年前供電無虞」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國內僅剩的核三廠2號機組運轉執照下月屆滿後,全台將邁入非核家園,在野陣營主張以核養綠,示警缺電、發電成本增加危機,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受訪強調「供電無虞」,高雄興達、台南森霸豐德電廠,以及桃園大潭電廠的供電量足以彌補即將除役的核三廠2號機發電量。卓並指,2032年之前,發電量是足夠於支撐國內所有產業、及AI高科技發展所需要的發電量,請國人安心。
一文看懂2025非核家園|問題比想像中複雜 專家示警台灣電力「潛在隱憂」

一文看懂2025非核家園|問題比想像中複雜 專家示警台灣電力「潛在隱憂」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隨著核三廠2號機2025年5月17日除役,台灣將步入非核家園,外界關心的是,核電缺口要如何填補?是否影響台灣電力供應?經濟部表示,目前核電僅佔供電3%左右,靠再生能源及燃氣機組補上,可確保供電無虞,但專家認為,核電退場除了讓發電成本增加,也削弱供電系統穩定性;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則說,核能除了讓供電系統有喘息空間,若依賴化石燃料發電成本極為昂貴,且有產業外移危機。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