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分析|興達電廠大火燒出的隱憂 台灣供電像「高空走鋼索」隨時有風險

能源
2025/09/24 07:00
芮內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台電高雄興達電廠日前發生爆炸起火,林口電廠二號機及一號機也相繼故障,導致供電吃緊,上周備轉容量率一度降至4%以下,甚至傳出有分區限電疑慮,儘管台電予以否認,卻也凸顯出目前供電餘裕緊澀,外界形容就像在「高空走鋼索」,一旦又有發電機組出現故障,供電就會拉警報,對此現象,專家直言,如果政府不改變策略,未來缺電風險仍難以避免。

興達電廠日前爆炸起火,也引發民眾對於供電的疑慮。台電提供 zoomin
興達電廠日前爆炸起火,也引發民眾對於供電的疑慮。台電提供

備轉率數字好看靠救火式手段撐出來

今年9月9日,位於高雄市永安區與茄萣區交界處的興達電場新燃氣2號機在試轉時,因輸送加熱天然氣管線的法蘭出現洩漏,導致天然氣外洩引發爆炸起火,儘管2號機尚未加入運轉,但大火波及旁邊的新1號機,被高雄市府勒令停機檢查,對電力供應造成影響。

除此之外,林口電廠二號機在9月15日上午也發生故障,一號機也在隔天因破管停機檢修,頓時又減少2部機組發電,使得整體電力供應更加吃緊,在上周白天備轉容量率就已掉到10%以下,亮起供電吃緊的黃燈,9月17日夜尖峰備轉容量率甚至跌破4%,呈現供電警戒的橘燈,台電除了啟動5部備用機組上線支援,搭配抽蓄水力、輔助服務、需量反應等電力供需措施,才勉強維持供電。

 

台電林口電廠二號機及一號機日前也相繼故障。取自台電官網 zoomin
台電林口電廠二號機及一號機日前也相繼故障。取自台電官網

興達電廠曾多次因人為疏失引發大停電

興達電廠佔台灣電力供電比重約僅1成左右,若加上林口一、二號機組約各佔發電量的2%,卻因為少數幾部機組故障,就陷入供電吃緊以及供電警戒,顯示台灣整體電力結構相當薄弱,民眾對於限電的陰影揮之不去,儘管台電表示,在2016年供電最吃緊的時刻,備轉容量率曾降至1.64%史上最低,都未曾宣布分區限電,現階段更不可能分區限電,但從興達電廠與林口電廠機組故障帶來的衝擊來看,未來台電能否確保供電餘裕仍令人懷疑。

事實上,興達電廠過去曾發生多次重大事故,最近期是在2021年5月13日,因高雄市路北超高壓變電所發生人為操作錯誤,工作人員誤操作隔離開關導致匯流排接地故障,造成興達電廠四部燃煤機組跳脫,供電容量大降,台電緊急採取分區輪流供電,全台約462萬戶受衝擊,被稱為513大停電。

在同周2021年5月17日,興達一號機因燃燒器控制模組故障跳機,削減約50萬瓩發電量,加上天氣炎熱與高用電需求,再度引發緊急分區供電,約影響百萬戶。

備轉率降低台電須緊急應變

此外,還有2022年3月3日,興達電廠2號機在大修保養期間出包,保養與值班人員未遵守標準流程,在斷路器絕緣氣體未回充完成下,就投入隔離開關,引發345KV匯流排閃絡接地故障,造成全台灣大規模無預警大停電,超過550萬戶受波及。

至於今年9月9日新二號機天然氣加熱器管線法蘭因統包聯盟(美商奇異、中鼎)未使用正確墊片,首度進行熱燃料試運轉時,墊片受近300度高溫影響失效,引起天然氣洩漏及火災,雖未造成大停電,但仍影響整體供電。

經濟學者梁啟源表示,外界常聽到「供電無虞」、「備轉維持在6%上下」等說法,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簡單。他指出,過去曾出現過3.58%、3.5%這類偏低的備轉數字,要把數字拉回來,台電不得不動用一連串應變手段,像是臨時啟動已退役或備用的燃煤機組、緊急機組、透過廠商買電,甚至從澎湖調電回來,靠這些緊急措施,甚至期待天氣轉好或有颱風來「湊巧」降溫,並不能算長期解方。

興達電廠過去曾多次出包,造成全台大停電。王勇超攝 zoomin
興達電廠過去曾多次出包,造成全台大停電。王勇超攝

民營燃氣電廠供給無法如期到位

他直言,台灣的發電結構有風險集中問題,興達雖然只佔全國發電量約1成,卻是全台第3大電廠,顯示仍仰賴幾座大型機組,新建大型燃氣電廠容量動輒130萬千瓦,使得過去以10%備轉率為基準的安全概念不再足夠,尤其在夜間、太陽光發電不穩或中南部天候不佳時,10%也可能不夠用。

對於政府的減煤、以氣代煤政策,梁啟源認為方向正確,但執行有困難,不少燃煤機組被儲備或退休,平時做為備援的機組在危機時又被迫拿出來使用;原本應該陸續到位的燃氣民營電廠,從2027年起到2032年規劃有上千萬千瓦的新增量,目前「連招標都沒開始」,根本成為空白。他警告,若民營電廠與接收站、環評等關鍵工程跟不上,新增供給就無法如期到位。

經濟學者認為,台灣發電結構有風險太過集中問題。林林攝 zoomin
經濟學者認為,台灣發電結構有風險太過集中問題。林林攝

再生能源目標不斷跳票

至於再生能源目標同樣令人擔憂,梁啟源指出,政府喊出的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30%目標,從目前不足,今年上半年約13%,要在5年內跳到30%很困難;他質疑先前2025年要達成20%的目標,現在又降為15%,目標頻繁調整只會削弱民眾信心與規劃可行性。

梁啟源總結整體能源政策表示,台灣面臨的是「需求持續成長、供給跟不上」的短缺局面,每年用電成長率約2.6%至2.65%,若新電廠延遲加入、再生能源進度又不到位,缺電不是可能而是會成為常態。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興達電廠 # 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