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金融驗證身分證上路!素顏、化妝都能辨識 換手機要重新驗證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財金公司與金管會10月2日宣布正式啟動跨行金融數位身分證認證,9家已上路,年底前預計共14家提供Fast-ID服務。民眾若到其中一家完成身份驗證,資料可自動跨行到參與的任一家金融機構,不必再重複繁瑣的開戶手續、不用背難記的密碼,使用臉部辨識也不必擔心美肌非素顏無法通行。 2025/10/12 15:52 財經 金融保險
藉海軍獵雷艦詐貸63億!慶富董座再拿海巡標案詐貸1.1億 加碼判囚5年4月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慶富造船公司2013年以37億4200萬元,得標海巡署28艘100噸級巡防救難艇採購案,但慶富後續以不實零件採購單據,向兆豐銀行詐貸1億1745萬餘元,最高法院今依違反《商業會計法》等罪判慶富負責任陳慶男5年4月徒刑,沒收犯罪所得6037萬餘元。 慶富公司另於2014年承造海軍獵雷艦,卻藉此虛偽增資詐貸63億元,陳慶男已於2022年被判刑25年定讞,服刑中,2案將由法院合併定應執行刑。 2025/10/09 14:20 社會 法庭
金融數位身分證來了!一家驗證萬家通 已有7家銀行搶先通行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金融數位身分驗證大整合的時代來臨!財金公司表示,即日起民眾只要在單一金融機構完成Fast-ID註冊,未來到銀行、保險、證券、投信等金融業開辦服務「一鍵核身」,一家驗證萬家通!7家銀行已先上線體驗數位身分的便利服務。 2025/10/03 12:02 財經 金融保險
兆豐銀市佔下滑 拖累兆豐金及3家子公司評等展望變「負向」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中華信評18日將兆豐金評等展望調為「負向」,原因是子公司兆豐銀行市占率在過去幾年間下滑,中華信評擔憂兆豐銀未來12~24個月營運有1/3機率轉弱,恐對兆豐金的集團信用結構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將兆豐金控及3家子公司兆豐證、兆豐票、兆豐保險的評等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向」。 2025/09/19 11:21 財經 金融保險
「金融忽必烈」逆轉無罪!兆豐金前董座蔡友才纏訟9年 全因遭美罰57億扯出鑒機案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兆豐銀行美國紐約分行2016年因違反洗錢防制規定,遭美方裁罰,折合台幣約57億元,北檢當時偵辦有無弊端,進而查出有「金融圈忽必烈」之稱的兆豐金控時任董事長蔡友才,涉嫌使用兆豐金資源,向兆豐銀授信客戶私募200億資金,並間接利用兆豐銀資金成立「隱形金融控股公司」鑒機管理顧問、鑒機資產公司,涉犯背信罪,蔡友才另涉內線交易、洗錢、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罪,但法院一審2020年僅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判蔡友才9月徒刑,得易科罰金27萬元,上訴後,高等法院今逆轉改判蔡友才全部無罪。高院尚未提供判決理由。 2025/08/21 16:43 社會 法庭
不願當打手!國票證公股代表全缺席 流會無法解職副董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國票證券今日董事會原規劃通過財報,並討論副董事長陳冠如職場霸凌解任案,不過董事出席人事不足,宣告流會,國票證券公告將擇期再開臨時董事會。官股代表之一的兆豐銀行傍晚發表聲明指出,此次討論案違法,且沒有符合母公司國票金的指示。 2025/08/15 18:48 財經 金融保險
8家銀行打詐降逾千萬戶提款限額! 最嚴每日ATM領錢上限1萬元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銀行為了防止詐騙,共8家銀行宣布限縮提款金額,最嚴格的是兆豐銀與中信銀,第三類數位帳戶每日ATM提款降至上限1萬元,其他大多降至每日上限10萬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今日表示,尊重各家銀行根據客戶屬性、往來情形與風險調整控管,但也希望可衡平方便性與安全性。 2025/07/23 18:18 財經 金融保險
首波23家金融機構搶進亞資中心 國壽高資商品2周保費逾千萬元 【記者林巧雁/高雄報導】23家金融機構已進駐高雄亞灣金融專區,今天48家金融機構高層南下高雄參與金管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揭牌典禮,目前亞資中心尚無特別的稅賦優惠,針對超高資產客戶,金融機構聚焦私募股權投資與金融資產抵押如保費融資商機。 2025/07/22 19:39 財經 金融保險
大彰化西南離岸風場拚年底併網 25家銀行挺沃旭能源900億聯貸案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沃旭能源投入總裝置容量632MW的大彰化西南離岸風場,10日宣布完成高達900億元的專案融資,全體參貸銀行超額認購逾1.4倍,並預告同步推動風場釋股計畫,預計風場進入商轉後完成股權交易。 2025/07/10 18:22 能源
分流結束!明起開放登記抽1000元「客家幣」 8/1進帳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客家委員會為振興客庄經濟,祭出「數位客家幣」,適用對象有3大族群,一般民眾18至49歲登記後抽籤,中籤者可獲等同新台幣1000元「客家幣」。本月1日起開放登記,今(5日)輪到身分證字號尾數8、9,明起開放至30日中午12時,中獎者8月1日就可入帳,使用期限至明年6月30日。 2025/07/05 08:58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