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登月計畫揪早期肺癌隱形殺手 中研院揭「類晚期」高風險族群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疾病復發是早期癌症患者最深的恐懼,一項由中研院領導的「癌症登月計畫」將帶來曙光,這項全球最大規模的肺腺癌蛋白基因體研究中,發現東西方、男女的肺癌成因大不相同,尤其亞洲女性的風險因子更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也找出預後極差的早期「類晚期」高風險族群,更開發出準確率高達85%的「四蛋白」檢測工具原型,有望在未來2-3年內應用於臨床。 2025/08/20 16:27 生活 醫藥
肺腺癌康復者告白! 陳建仁親揭抗癌心路:聽到「這句話」嚇一跳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用病人還有感恩者的身分來參加。」這道盡了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對這項重大研究的深刻情感。身為肺癌康復者的他深知,沒有什麼比「復發的恐懼」更折磨早期患者。如今,由台美合作的全球最大規模「癌症登月計畫」終於給出了答案:研究團隊不僅找出東西方致癌因子的差異,更發現了極易復發的「類晚期」高風險亞型,並開發出高準確度檢測工具。這項登上頂尖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的成果,將為無數病友帶來希望。 2025/08/20 12:41 生活 醫藥
棕熊「小喬」遭馬戲團棄養收容 腫瘤復發不治!動物園:以人道離世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今(19)日表示,棕熊「小喬」離世了,因保育員日前觀察到「小喬」出現喘促、懶散、沒精神與食慾下降等症狀,今年3月時乳腺腫瘤手術的位置也再次出現紅腫與脫毛,醫療團隊檢查後,確定「小喬」變得更加嚴重,左下腹紅腫處採樣初步判斷為惡性腫瘤細胞復發,經動物福祉評估小組討論後,決定以人道方式協助「小喬」安詳離開。 2025/08/19 17:31 生活
北榮12億硼中子治療中心動工 將成「雙劍合璧」癌症治療新武器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癌症治療再添利器!台北榮總今(18日)舉行「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動工典禮,預計於116年完工啟用,屆時北榮將成為全球極少數同時擁有「重粒子治療」與「硼中子捕獲治療」全方位尖端放射技術的醫療機構,屆時在癌症放射治療、教學與研究領域,達到國際頂尖水準。 2025/08/18 18:15 生活 醫藥
5月才經喪父之慟!奧運射擊銅牌李孟遠又捲入禁藥疑雲 【記者陳雍仁/台北報導】台灣射擊好手李孟遠去年在巴黎奧運風光摘下定向飛靶銅牌,為台灣射下史上首面奧運射擊獎牌,當時和教練兼父親謝志培風光返台,父子聯手在奧運射擊賽場奪牌形成一段佳話,沒想到今年5月18日謝志培因病逝世,李孟遠經歷喪父之慟,沒想到時隔2個月,李孟遠又意外捲入禁藥疑雲。 2025/08/16 15:46 體育 大運動場
肺癌公費篩檢僅列2類人 台大醫示警:可能漏掉一半以上患者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肺癌連續2年蟬聯「癌王」,衛福部自2022年導入公費篩檢,不過肺癌權威、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直言,因為目前公費對象僅抽菸與家族史者,「有一半以上的肺癌患者無法被篩檢到」,呼籲擴大至所有50-65歲民眾,若第一次篩檢結果正常,每5年篩檢一次即可。 2025/08/13 19:39 生活 醫藥
高雄「霍爾的移動城堡」熱褲伯勇敢抗病 走出思覺失調!重返社會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中年男子阿華(化名)曾擔任麵包師傅,20多年前為照顧重病父親辭掉工作,父親往生後流浪到高雄市區,經常在新崛江推著滿載回收物的手推車穿梭街頭,由於回收物高度將近1層樓,網友笑稱是「霍爾的移動城堡」。阿華有被害妄想、幻聽干擾,3年前一次街頭衝突事件後被強制送醫,經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團隊診斷為思覺失調症,接受專業治療與照護後獲得改善,目前阿華在餐廳當洗碗工賺錢,展開穩定生活。 2025/08/11 13:58 社會
化膿性汗腺炎誤當青春痘20年 男子憶全身爆膿流血日常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37歲小穎從青春期開始,腋下、背部、鼠蹊與臀部等私密處反覆長出痘痘並流膿,一直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拖了20多年才確診為家族性化膿性汗腺炎。發作時像針刺般疼痛,最嚴重一天多達10處滲膿水與血水,歷經10多次手術和使用生物製劑,才讓病灶減少到剩下2、3個小發炎。 2025/08/07 19:58 生活 醫藥
棕熊「小喬」疑腫瘤復發 北市動物園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棕熊「小喬」今年3月剛手術移除位於鼠蹊部破裂的乳腺腫瘤,同時檢查出肺部腫瘤轉移,近日「小喬」開始出現喘促、精神與食慾下降等臨床症狀,照養及醫療團隊發現牠左下腹皮膚脫毛紅腫,不排除腫瘤有復發跡象,保育員讓小喬自由選擇進出室內冷房,但照顧老齡或生病的動物時,其代謝及散熱能力降低仍必須納入考量,將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2025/08/07 12:41 生活
立秋飆高溫、中醫提醒留意2類疾病 加強蔬果「淡補」這樣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但今天全台依舊處於高溫狀態。中醫師提醒,經歷過夏季的長期高溫,立秋後天氣逐漸涼爽,夏秋交替時氣候變化劇烈,容易使人體的免疫力下降,老人、小孩等體質較為虛弱者難以適應就容易感冒、發燒;飲食方面適合多吃具有健脾祛濕、清熱解毒功能的食物,且相較於肉類,此時節的蔬菜、水果淡補功效要更為突出。 2025/08/07 11:13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