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腰痛當心!泌尿道上皮癌年增4千人 高齡、吸菸風險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每年新增近4000名泌尿道上皮癌患者,50歲以上、吸菸者為高風險族群,然而四成病人出現血尿就醫時已經第二期以上,過去得膀胱全切除,自從有免疫治療搭配後,讓病人有機會保住膀胱且降低近3成死亡風險。健保給付免疫療法今年10月1日起放寬用藥限制,嘉惠500多位病人,每人年省105萬元藥費。
健保擴大給付用藥 病人年省百萬
健保署署長陳亮妤表示,根據我國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泌尿道惡性腫瘤中,組織學形態以上皮細胞癌最多,估90%以上,每年新增約4千人,其中泌尿道上皮癌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多發生在50歲以上,尤其是65歲至75歲最為常見,且復發風險高,約8成病人在5年內復發。
為了讓泌尿上皮癌病人用藥接軌國際治療指引,健保署自2025年10月1日放寬免疫療法用藥限制,讓病友及早取得藥品及降低其經濟負擔,預估嘉惠約500多位病友,每人年省105萬元藥費。
血尿、下腹痛、兩側腰痛當心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王弘仁指出,泌尿道上皮癌除了好發於50歲以上,吸菸者也是高風險族群,雖然台灣已經禁用馬兜鈴酸,但馬兜鈴酸長久下來影響仍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泌尿上皮癌發生率比國外相對高的原因。
王弘仁說,泌尿道上皮癌常見症狀為血尿、下腹痛、兩側腰痛,等到出現肉眼可見血尿,確診時多屬第二期以上,因此出現血尿務必儘速就醫詳細檢查,包含超音波、膀胱鏡來確認究竟是感染、結石或泌尿道上皮癌。
晚期復發率高 轉移存活率不到一成
泌尿道上皮癌第二期以上必須膀胱全切除,王弘仁說,這對病人是很大的壓力,有了免疫治療後讓病患有機會保留膀胱。根據大型臨床數據,晚期泌尿上皮癌患者在化療後,若搭配免疫治療作為維持性療法,不僅提升整體存活期,更降低近3成死亡風險。
晚期泌尿道上皮癌復發率高,一旦轉移,存活率不到一成。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賴峻毅指出,過去常看到患者結束化療後僅能被動等待復發,如今不僅能減少患者等待時的不確定性,醫師也不必再看著病友有藥卻無法使用的無力感,也能更直接的與患者討論後續的治療選擇。(出版時間16:54,影片更新1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