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婆反擊失敗!「擬制遺產」也要課稅 避免遺產稅轉給私生子女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大老婆反擊小三失敗!某陳姓富商去世後,元配與3名子女拋棄繼承,導致年僅6歲的私生女繼承1567萬遺產,卻要繳高達5735萬的遺產稅,小三崩潰繳不起而聲請釋憲。大法官裁決部分違憲須修法,財政部日前發布修法前作業原則,即使配偶拋棄繼承,擬制遺產稅不得向配偶及其他繼承人開徵。 2025/08/02 18:10 財經 政策法規
物價上揚全民減稅!綜所稅免稅額將調高 2027年申報適用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明年又可開心減稅了!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幅度達綜所稅調整門檻,明年免稅額可望調升新台幣4000元至10.1萬、標扣額調高5000元至13.6萬,2027年報稅適用。確切調整幅度以今年底對外公告情況為準,後年5月申報明年綜所稅適用,全國697萬申報戶均可受惠。 2025/07/14 13:03 財經
運產條例修正三讀!企業捐贈贊助運動賽事抵稅幅度上調至175%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運動部9月9日掛牌,為挹注運動產業更多資金活水,立法院會今三讀修正通過《運動產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增列營利事業辦理捐贈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促進全民運動發展賽事,得依所得稅法以費用列支,且相關捐贈得加成減除額度從現行150%提高至175%。企業對業餘運動業、重點運動賽事主辦單位之捐贈得減除營利事業所得額,施行期間由5年延長為10年。 2025/07/08 10:53 政治 黨政要聞
川普「大而美法案」內容整理 馬斯克砲轟要點、爭議一次看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在歷經幾番波折之後,終於在美東時間3日由聯邦眾議院以218票贊成通過。川普預計將在4日簽署該法案。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卻對此法案連番抨擊,稱這項法案「極瘋狂且具破壞性」,雙方再度撕破臉。「大而美法案」有哪些內容?馬斯克為何如此不滿?《知新聞》帶讀者一次看懂。 2025/07/04 13:21 國際 寰宇要聞
忘記報稅怎麼辦?按日加計利息! 補報3步驟一次看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所得稅申報已經結束,如果忘記報稅怎麼辦?逾期將按日加計利息,不過只要在未經檢舉或經稽徵機關調查前自動補報繳並加計利息,可免予處罰。財政部提醒逾期申報的民眾儘速辦理。 2025/07/01 19:07 財經 金融保險
有錢人兩招節稅! 356戶所得逾200萬免繳稅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財政部公布2023年度綜所稅申報資料,356戶綜合所得超過200萬元,但扣除免稅額及扣除額後,所得淨額為零,不用繳納綜所稅,其中15戶綜合所得超過500萬元,7戶所得在1000萬元以上,通通不用繳稅。 2025/06/30 19:14 財經
所得稅申報6/30截止只剩1天 報完最後確認避免遭補稅處罰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限到114年6月30日,剩下1天了,大家都報完稅了嗎?財政部整理常見報稅地雷,提醒報完的朋友再次確認,避免報錯遭補稅處罰。 2025/06/29 17:55 財經 金融保險
人工生殖補助款免列入所得 自費要抵稅得在這89家機構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為搶救出生率,政府祭出多項生育獎勵措施,但卻有些試管家庭,面臨人工生殖補助款項無法免稅困境;衛福部表示,民國110年7月起擴大不孕症夫妻人工生殖技術補助,且免將補助款項列入個人綜合所得稅進行申報,目前已有5.8萬對夫妻獲補助撥款、補助金額達新台幣66.98億元;如要將自費部分納入所得稅列舉扣除額,則必須在89家指定人工生殖機構進行療程。 2025/06/12 12:09 生活 醫藥
還沒報稅別擔心! 今年綜所稅申報延1個月至6/30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5月31日通常為最後一天綜合所得稅申報,還沒報稅的民眾不用擔心,今年因受到美國川普對等關稅影響,綜合所得稅與營所稅的報繳期間,自5月1日起延長至6月30日止;查調所得及扣除額資料期限也同樣延長至6月30日。 2025/05/31 18:07 財經 政策法規
ETF配息也要課稅 94萬以下股利有抵稅效果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愈來愈多人投資ETF存股領股息,除了薪資所得之外,股利所得也要計入所得課稅,股利所得稅分為「合併課稅」、「分離課稅」兩種,可依據有利自己的方式報稅,如果股利所得低於94萬,較適合「合併課稅」。 2025/05/04 19:08 財經 股市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