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亞洲首例!衛福部:台灣有很強半導體+健保 10院成立「負責任AI」中心應用22.9萬人次

亞洲首例!衛福部:台灣有很強半導體+健保 10院成立「負責任AI」中心應用22.9萬人次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科技進步,人工智慧(AI)運用廣泛,在醫療上也是百花齊放,衛福部今(4/21)舉行負責任AI執行中心成果發表會,目前全台共有10家醫院參與項目,這半年來已有22.9萬人次導入負責任AI落地應用,衛福部直言,台灣現在有一個非常強的半導體,另一方面有非常強的健保系統,這兩個部分如果能夠結合起來的話,對於整體民眾未來在臨床準確性會大大提高,台灣是除了美國跟歐盟之外,亞洲第一個AI執行中心。
椅子測出過動兒!高醫創AI情境教室 15分鐘檢測出爐

椅子測出過動兒!高醫創AI情境教室 15分鐘檢測出爐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注意力不集中合併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神經行為疾病,每班級會出現1至2名過動兒,過去診斷倚賴臨床觀察,近期高醫利用ADHD兒童不專心及過動的特點,透過AI智慧醫療計算兒童在「椅子」上移動大小、偵測眼球運動等客觀評估,使ADHD病情在學齡階段就能精準診斷、即時治療,而這套工具評估過程僅花15分鐘,獲專利認證推廣至多家醫院使用。
國情紀錄片被世界看見獲獎 外交部嘆預算被刪「今年拍攝計劃受影響」

國情紀錄片被世界看見獲獎 外交部嘆預算被刪「今年拍攝計劃受影響」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外交部2023年跟Discovery頻道合作製播國情紀錄片《星廚探味:台灣》,成功吸引國際旅客在COVID-19疫情後訪台,該片更一舉奪下美國第16屆The Taste Awards的2項大獎,而同計劃中的紀錄片《AI科技島:台灣》也將於下月首播,並在20個亞洲國家播出,加大宣傳台灣。面對今年度媒體宣傳費1.1億餘元遭刪光,外交部國際傳播司司長徐詠梅無奈表示,因為預算被刪,影響今年度國情紀錄片的拍攝計畫,不論是影片製作或播放都無法執行。
樺漢前進越南 與第一大軟體園區QTSC締結戰略聯盟

樺漢前進越南 與第一大軟體園區QTSC締結戰略聯盟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樺漢(6414) 與越南光中軟體園區發展有限公司(Quang Trung Software City)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次合作將攜手打造智慧綠色城市示範區,推動樺漢先進智慧解決方案,優化能源管理,減少碳排放,朝著淨零目標穩步前進。QTSC 是胡志明市第一家獲得科技企業認證的國營企業,也是第一且最大的軟體園區,榮獲總理多次頒發,負責推動全方位智慧城市業務到越南全國地區,掌握國際一體化趨勢。
「南科奇美」醫院今動土 全方位智慧升級!預計2028年完工

「南科奇美」醫院今動土 全方位智慧升級!預計2028年完工

【記者古和純/台南報導】為滿足南科園區發展、照顧偏鄉醫療需求缺口,奇美醫療體系今天舉辦「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南科奇美醫院」興建動土典禮,台南市長黃偉哲等官員受邀出席;院方指出,奇美設立園區第一間南科診所,26年來守護園區員工與在地居民健康,而3年後完工的南科奇美醫院,設有274床,為智慧型地區教學醫院,將從診所轉型醫院,全方位升級。
陳其邁率團參訪輝達GTC大會!體驗機器人Blue 盼高雄成AI重鎮

陳其邁率團參訪輝達GTC大會!體驗機器人Blue 盼高雄成AI重鎮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輝達舉辦GTC2025大會,吸引近400家海內外廠商參展,台灣廠商超過20家,其中鴻海特別展出高雄智慧城市的合作成果,市長陳其邁受邀周一(17日)率團與會,他強調,高雄正加速推動AI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而鴻海、輝達共同在亞灣區建置「先進算力中心」預計2026年完工,將成為高雄發展主權AI的重要支柱,並鞏固高雄全台AI重鎮的發展地位。
工研院攜4大醫療體系建構臨床試驗綠色通道 搶攻智慧醫療新創商機

工研院攜4大醫療體系建構臨床試驗綠色通道 搶攻智慧醫療新創商機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為加速智慧醫療新創產品上市,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攜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4大醫療體系,共同啟動「臨床試驗綠色通道」。工研院強調,這項合作不僅為創新智慧醫療與數位健康打造產品落地的高速通道,更健全臨床導入前的資料整備與場域驗證對接機制,全面優化研發流程,加速先進醫材在醫療場域的臨床應用,進一步提升台灣生醫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玉山論壇|賴清德驕傲台灣產業佈局全球 誓言強化非紅供應鏈

玉山論壇|賴清德驕傲台灣產業佈局全球 誓言強化非紅供應鏈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早出席年度大會「玉山論壇」開幕式,他表示,新南向政策成果豐碩,台灣產業將從過去的「西進」、「南向」、「北合」,東拓到美洲及全球各地,達到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並再度重申,台灣會和民主夥伴一起努力,強化非紅供應鏈及數位團結,共同應對威權主義擴張的威脅與挑戰。
載入更多